“不會游泳不能畢業”非首次
按照清華大學校方的解釋,新規的制定不是一時興起。
清華歷史上曾經提出“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要求,但由于學生規模擴大、場館有限等因素而中止。
1919年,學校提出“不會游泳不能畢業赴美”的要求,當時會游泳的標準是“游泳20碼之距離”,因為剛剛建成的西體育館游泳池的長度為20碼(18.28米)。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清華游泳館建設的進行,學校提出清華學生至少能游50米以上,為此專門為二年級學生開設游泳課。但并沒有將“不會游泳不能畢業”寫入學生手冊,因此沒有被看做是硬性要求。
此外,據北京日報報道,清華的知名校友中,有不少曾差點栽在游泳上。
著名作家梁實秋自1915年起入讀清華大學,他在游泳上栽過跟頭。畢業前的體測中,他的游泳沒過關,補考時,拼盡全力游完全程,才得到馬約翰的肯定:“好啦,算你及格了。”
中科院資深院士柯召自言不愛運動,更不會游泳,如果按照清華當時“游泳不及格不能畢業”的限定,他幾乎必敗。幸運的是,他轉學到清華時已是三年級,不必再修體育。
北京日報還報道稱,清華中也有不少“游泳健將”。
原校長顧秉林經常參加游泳等健身活動,即使退休后,也經常來游泳館游上幾圈。原黨委書記陳希也很喜歡游泳。
清華大學校方認為,從2017級開始,學生必須會游泳,可以說是重新提出“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要求,而且會寫入學生手冊,并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