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換30分鐘通全校
“這個月的團日活動是愛心敬老院活動。”經過班里的一番討論,鄭州大學體育學院2013級2班班長靳先義宣布,本周的主題團日活動仍然是志愿服務。“每次組織志愿活動都不用發愁大家的積極性。”靳先義說,“這已經成為我們主要選擇的團日活動方式。”
做志愿服務的同學多了,怎么打通志愿服務項目發布渠道和志愿者之間相互溝通成了大問題。對此,鄭州大學校團委專門建立了志愿者聯系微信群、QQ群。
“拿之前的文明校園來說,下午1點從校級層面發出消息,1點半不到班里的同學就收到了消息。”靳先義說,“通過網上傳達消息,省去了中間環節,大大提高了溝通效率。”
僅僅4年間,鄭州大學參與“光盤行動”的志愿者達到兩萬余人,以志愿星級評定系統為基礎,文明校園、“大手拉小手”關愛農民工子女等志愿服務項目陸續開展,鄭州大學校園內外,校、院兩級服務隊與公益社團忙碌的“小紅帽”構成一道溫馨亮麗的風景線。
實施“五彩計劃”多重領域全覆蓋
每周末,戀戀不舍地與鄭州市流浪兒童中心救助小學的孩子們分開后,徐自立開始期盼下一次的志愿服務。
徐自立是管理工程學院“潤花”愛心助讀項目負責人,每兩周周末,他會來到鄭州市救助保護流浪少年兒童中心,和孩子們一起做手工,進行國學講堂,戶外實踐。
“潤花”愛心助讀項目是鄭州大學“紅色志愿計劃”的一部分。此外,鄭州大學青年志愿者志愿星級評定服務系統還有側重于院系特點的“橙色宣教計劃”、側重于服務人群的“粉色關愛計劃”、側重于各類大型活動的“金色服務計劃”及側重于環境保護的“綠色環保計劃”等五大類志愿項目。
目前,鄭州大學每年有35萬人次的志愿者積極投身志愿服務,開展志愿服務達2000多次,將近30萬個小時,平均每年開展的志愿服務項目多達600個,志愿服務基地遍布鄭州博物院、地鐵站、科技館、敬老院、中小學等地。做志愿服務已經成為學生們在學校最“熱門”的選擇。
“學校正在不斷提升志愿服務工作質量,拓展志愿服務發展思路,推動志愿服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深度融合,讓‘愛’的教育成為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的必修課,使‘愛’的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進學生心靈。”鄭州大學團委書記冀娟說。(潘志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