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校的做法,該校學生態度較為分化。一些學生在微博及貼吧力挺學校,希望“疫情盡快平息”。但也有學生表示,學校禁止外出就餐的行為就是“甩鍋”。
該校一名學生告訴澎湃新聞,閉校消息傳出后,很多學生趕往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帶來很多麻煩”;而且有學生認為,到底是校外餐廳不衛生還是校內食堂不衛生,校方并未出具令人信服的調查結論,“不出校就一定是安全的?”
對此,高文翔表示:“省市區三級疾控部門的專家對學校病例樣本做了調查,學校食堂衛生沒有問題,感染源來自校外餐廳。” 高文翔認為,周邊一些兄弟院校也出現了疫情,但并未在培正學院食堂就餐,這說明病源同為校外餐點。
對此,3月22日下午,澎湃新聞多次聯系花都區疾控中心,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學校是諾如病毒感染重災區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是諾如病毒(也稱諾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它高發于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
新華社2016年12月30日的一篇報道稱,學校、托幼機構、工廠、醫院、養老院及公司企業等集體單位發生暴發疫情風險較高。通常對癥治療一兩天即可痊愈,但個別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惡化。
廣東省諾如病毒感染流行季節為每年9月至次年3月,該省衛生計生委2016年12月28日曾發布諾如病毒感染預警信息,稱截至12月26日,廣東全省共報告34例諾如病毒感染暴發疫情,其中29例發生在學校、托幼機構。
而學校、托幼機構是諾如病毒高發區域,又與食堂衛生安全、人員集中相關。此前,針對部分學校發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事件,廣州市教育局曾于2015年發文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暗訪及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