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我室友說創業時,他們很高興,問我‘做什么?’我說,‘養雞’,他們感到很驚訝。”敬偉甫稱,社會上對大學生去養雞仍存在著偏見,但大學生去養雞肯定是適合的。“不管做什么,只要有價值就可以去做,且農業前景光明”。
“我們學生去推廣銷售雞蛋和雞的過程中也受到過一些人的詰問,為什么大學生來搞養雞這種農民也能夠做的事情。”敬偉甫的導師、昆明理工大學教師鄧先余稱,面對詰問,他和學生會向大家解釋,他們養雞與傳統養雞的不同,消除偏見,也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圖為敬偉甫在喂雞。 任東 攝
現在,昆明益口福公司已經在昆明小哨設立了新基地。敬偉甫正與一家公司洽談一筆500萬元的投資,將養雞擴大到1萬只的規模。
敬偉甫表示,做到1萬只以后,他們將把重心轉向為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我們的技術也不光只是可以養雞,還可以養豬、養牛……我們可以為更多農戶、企業提供服務。”
“不管成功與失敗,創業經歷都會很精彩。”敬偉甫說,目前,他的女友楊雪已經放棄回老家四川一公辦學校當教師的機會,與他一起養雞,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鄧先余表示,昆明理工大學學生本身就有創業的傳統。學生創業養雞,響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也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服務大眾。
據了解,在全國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昆明理工大學十分重視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目前,該校成立了昆明理工大學MAK創客孵化器、國家大學生科技園,設立“昆明理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基金”,用于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同時,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吸引天使基金、風險投資等創投資金進入校園,幫助學生等創業,形成了獨具昆明理工大學特色的創新創業工作品牌,并獲得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王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