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在群中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后,很快和一位學姐聯系上了。小海建議凌晨的時候進行換課,但這位學姐表示,有人設計了軟件腳本在凌晨0點—6點運行,這時間段換課被“截胡”的可能性很大。一番商議后,兩人把時間定在了下午5點32分。然而當小海剛剛把自己選到的課《論壇》退了,同一時間,學姐進入頁面準備補課,卻發現《壇論》又滿員了,就這樣,小海所退的名額不知被哪位同學“截胡”了。
記者在該換課群中看到,“求”各種公選課的比比皆是,當然也有一部分轉讓公選課的信息。而當普通的換課已經無法解決需求時,群里甚至出現求購和出售。
在另外一所學校的換課群里,記者看到,熱門課程的價格在50—100元不等,有的甚至高達兩三百。
增加資源數,部分高校正在設法緩解選課難
對于學生私下換課,記者聯系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等校,校方表示均有耳聞。
“部分選修課程供小于需的現象確實存在,尤其是學校重點推進的一些新的項目,在硬件和師資上,存在問題。”南京大學教務處的一位老師表示,學校也在嘗試著增加熱門課程的資源數,希望能幫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南京師范大學在選課機制上已經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因為博雅課程需要修滿10個學分才能畢業,為了給即將面臨畢業的學生更多方便,學校規定大三大四的學生優先選擇。南京大學還在考慮,部分選修課是否能不拘泥學期的概念,滾動開設。
東南大學一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部分選修課之所以“供不應求”還和學生們的扎堆有關。比如說,最后只交論文不考試的課、老師不點名的課等,都是學生們最喜歡選的課。“學生們這樣對待選修課的態度顯然與當初開設選修課的初衷是相違背的。作為高校,如何增強選修課的吸引力,讓學生真正是因為感興趣而去選擇,也是需要研究的課題。”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