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感悟
兒子只是需要自己
付出更多耐心和陪伴
劉女士說,她曾經也傷心過,絕望過,可是孩子總能給她帶來驚喜和溫暖。在笑笑六歲那年,有次劉女士因為笑笑的事心情很郁悶和低落,這種情緒在無形中還是流露了出來。笑笑感受到了,他做了一件讓劉女士一輩子想起來都覺得溫暖的事:把水放好,讓媽媽去洗臉!就是這一件事,讓讓劉女士眼眶發酸,也讓她明白,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差別并不大,只是需要自己付出更多耐心,需要付出更多愛去陪伴而已。
為了增長笑笑的見識,激發他除了對物以外的東西的興趣,劉女士從小就帶著笑笑到處去旅游,給他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雖然笑笑的旅游的過程中依舊不說話,但劉女士絲毫沒有氣餒,依舊帶著兒子去做旁人認為“毫無意義”的事。
笑笑也會叛逆,也會跟大人發脾氣。為了了解孩子每個時期的特點,劉女士咨詢了很多教育界人士,購買了很多書籍,也報了很多父母的培訓班。“不光孩子要學習,家長更要學習,只有大家一起學習,才能共同成長。”
雖然笑笑學很多事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但劉女士并沒有將兒子當成特殊兒童對待,她很多事都是放手讓笑笑自己去做,而自己能做的,就是用全心的愛意去陪伴兒子。
“現在笑笑除了學習成績差了一點,做事慢了一點以外,我覺得他和其他孩子并沒有什么不同了。”劉女士說,現在笑笑生活基本能自理,而她也解脫出來,開始做兼職,報培訓班,做自己喜歡的事,當然做這些事的初衷,也是為了自己學習到新知識,然后回去教兒子。
問到這些年有什么心得,劉女士說,最大的心得就是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學會讀懂孩子的內心,不要總是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要學會尊重孩子。
專家鑒定
除了邏輯和理解能力稍差
笑笑和同齡人差別不大了
十年的用心陪伴,劉女士享受了甜美的果實。有一年帶笑笑去北京做相關的鑒定,笑笑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其他自閉兒童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笑笑的社交能力、詞匯量、識字量等均超過其他自閉兒童,讓在場的專家和家長大為吃驚。專家認為笑笑除了邏輯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同齡人差些以外,其他方面差別已經不大了!他已經具備了很強的自理能力。
于是專家和其他父母紛紛取經,問劉女士是怎么做到的。劉女士說,哪有什么經可取呢,無非就是他做什么我都陪著他,同時也放手讓他去做很多事,惹禍時不嫌麻煩罷了。
“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最好的愛。我慶幸笑笑是我的孩子,我慶幸我現在終于走進了他的心,和他一起成長的這些日子真的很幸福。他讓我學會了要更加用心去愛這個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劉女士說道。“很多家長都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我想說,教育孩子更是家長的事,只要有滿滿的愛和足夠的耐心,自閉兒也不再孤獨。”
因涉及隱私,文中人物使用化名。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吳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