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入學年齡門檻各省自定
新規點擊
●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
●要高度關注接受“私塾”“讀經班”等社會培訓機構教育的學生,對于因身體健康等原因確需緩學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向縣級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獲批準后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相關法規
《義務教育法》 (1986年施行,2015年修訂)
凡是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
《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
(根據《義務教育法》制定,1992年實施)
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以及因緩學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延長的在校年齡,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盲、聾啞、弱智兒童和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在校年齡可適當放寬。
家長觀點
無論定哪個時間都有人不滿
“就現狀而言,我認為遲上學的這一年,對于孩子是最幸福的。”
——林女士的女兒7歲上學,回想起當時的決定,她慶幸地說:“如果真提早了去讀書,很難想象孩子學習怎么跟得上。”
“12月31日比較合乎情理,讓同年出生的孩子,可以同年上學。”
——女兒7歲才上學的蔡女士認為,無論將截止時間定在9月1日前或12月31日前,都會有家長糾結、不滿。
“不管定哪個時間,都有人不滿,還是不變算了,大家都能接受。”
——孩子才1歲多的吳女士認為,8月31日是一個維持多年的鐵律,家長們早已習慣,如果要變動,反而眾口難調。
老師看法
孩子讀書年齡不能再提早
“我帶過不少一年級,同一個班里,8月底出生的孩子比起年初出生的孩子,普遍有差距。有的孩子年齡小,接受能力差,學習跟不上,對個人自信心是個很大的打擊。我的孩子出生在10月,7歲才上學,接受能力比很多同學強,學習上從來不用操心,自己也很自信。如果真要調整到12月31日,弊大于利,孩子讀書年齡不能再提早了。”
——小學老師肖老師認為,將入讀時間再往前推,孩子的身心條件都未準備好,一年級的系統化學習,對不滿6周歲的孩子來說比較難完成,無論從握筆、專注力、模仿力、理解力等方面考慮,都不適合提前入讀年齡。
網友跟帖
即便調整到12月31日,也一樣有人為了它而剖腹產,換湯不換藥而已。——@糖小逗
老師和家長是兩種不同的角度,不能否認有一些家長急功近利,也不可否認一些老師出于好管理的角度而希望推遲入學。我覺得有區間選擇是最適合的,不能一刀切。9月1日~12月31日的孩子可以選擇前一年也可以選擇后一年這樣最好。因為每個孩子的心智和能力不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南京市網友
智力發育因人而異,女孩就是比男孩成熟早一些,有些女孩四五歲上小學完全沒有問題,但有些男孩七八歲上學都不一定跟得上,建議將上學年齡由強制性改為指導性,讓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定。—— @柏禾(云報全媒體記者李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