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在電商圈有“大嘴”美譽的當當網CEO李國慶,現在越來越少公開放炮,不過只要公開露面他一定忘不了說說劉強東的“壞”話。
今天在泉州召開的2013中國鞋服行業電商峰會上,李國慶透露在當當網成功上市后,曾三次拒絕劉強東的主動約見,“我讓京東、當當共同的投資方老虎基金帶回的原話是,劉強東你既不懂戰略也不懂事”。

李國慶三次拒絕劉強東約見
這只是兩三年之前的一個老段子,但為啥李國慶那么就過不了京東、劉強東這個檻?從李國慶的敘述中,可以分析出幾個原因,一個是京東商城在圖書品類發起的價格戰打掉了當當圖書品類6個點的毛利率,讓當當在核心優勢品類上損失不小;第二個是李國慶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情劉強東都做了,而且現在看來做得很不錯,比如搶大家電品類份額,也比如自建物流體系。
李國慶回憶,“當當網完成上市后,劉強東三次托老虎基金邀約我,但我就覺得京東、當當最該做的就是分流天貓平臺的服裝,搶占非標品類的市場份額,我一個圖書品類整個盤子不過三四百億,有什么好打的呢,雖然你打掉了我6個點的毛利率,但我的圖書品類仍然盈利,市場份額仍然在40%以上。”
對比劉強東,李國慶倒覺得陳年“通情達理”很多,“上市過后陳年來問我缺不缺錢,我剛說缺,陳年就說多給我投廣告,他的邏輯是我的股價好了,對國內電商行業整體都有好處”。
李國慶也因此要以牙還牙,“上市之后當當網負面很多,有一些基金希望做低當當股價之后收購,所以我和俞渝決定要做低調的投資者關系,不去做路演不去要錢,因為我有健康的現金流,上市時獲得的融資資金,大部分都還在我賬上。京東不一樣,要做大規模、要自建物流,只有幾億美金的融資完全不夠,如果以當當的估值作參照,京東去年也就有個30億美金的估值,不過劉強東不是一般人,年初又贏得了7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我想至少也能多燒上半年”。
不過在公開宣布將服裝作為2013年最重要的戰略品類之后,李國慶也逐漸釋然,“京東愿意賣書就賣吧,我的頭腦已經很清醒,在綜合平臺電商圍繞3C、家電、圖書死掐的時候,唯品會一家做得有聲有色,我想鞋服品類對我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圖書、孕嬰童之后,希望今年當當的服裝完成45億的目標,超過京東,百貨品類銷售額做到80-100億元”。
李國慶從容地說,“好多人說我謹慎保守,但是到年底說不定當當又重回B2C三甲的行列了,現在我最大的挑戰就是做好品類聚焦”。
不過競爭不會就這么結束,不管是當當網已經做得不錯的孕嬰童,還是正在發力的服裝品類,京東都做到了部分領先,難怪李國慶抱怨,“我不出招大家都不出,我一出大家又扎堆,之前孕嬰童也打價格戰,之后服裝也沒法避免,但當當希望能在服裝上做出特色,做好中高端”。
而對于李國慶的再次“發難”,京東也見怪不怪。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程峻怡笑言,“劉總跟我說他愛講就講吧,我們別得了便宜還賣乖”。言外之意是,京東商城的體量都和當當網早不在一個規模了,打這些嘴巴仗還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