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個多月的集中施工,廈門自貿片區高崎園區市政配套設施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這項總投資1300多萬元的民生工程,以“安全+智能+生態”三位一體的提升思路,實現了園區硬件環境與治理能級的雙重躍升,成為廈門城市空間提質增效的新亮點。昨日,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二級巡視員陳燕彬接聽廈門市12345政務熱線,解答高崎園區環境提升改造相關問題。
據介紹,高崎園區自2015年建成投用以來,市政設施使用近十年,部分路面出現破損、設施老化。為回應企業關切、提升園區品質,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于今年7月啟動改造工程,并按時保質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如今,煥然一新的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鋪裝,360套下沉式井蓋實現無縫對接,讓“走路不磕絆、雨后不濕鞋”成為現實。在關鍵路段,5503米標準化防護欄桿有效實現人車分流。智慧安防網實現公共區域無死角覆蓋。園區內濱海路南側新植156株秋楓。
除了主體工程改造,園區還同步推進系統化服務升級:投入約200萬元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持續優化公交線路覆蓋,近4700套人才公寓與配套商業形成完善的生活服務體系,有效服務約5000名園區青年就業居住。
陳燕彬表示,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將進一步整合園區資源,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動高崎園區向更安全、更智慧、更宜居的現代化產業社區邁進。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