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恰逢中秋節,前后累計可有八天假期,堪稱“超級黃金周”,居民出游熱情高漲。而杭州作為傳統旅游目的地城市,也受益于超長假期和“后峰會效應”的持續發酵,仍將受到國內外游客的青睞。
基于市旅委旅游大數據平臺,市旅委下屬的杭州旅游經濟實驗室從搜索、預訂、客流、消費等多個維度出發,對今年杭州國慶中秋長假旅游市場的特點和趨勢進行了預判。在沒有極端天氣的影響下,預計八天假期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1110萬人次(不含市民游客),較去年增長13%左右。為此杭州旅游經濟實驗室發布了黃金周期間游客集聚高峰區域、時間等預判情況,游客可以通過手機查詢。
隨著移動支付在杭州吃住行游購娛各個行業的逐步普及,人們的消費支付方式也有所變化,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手段已經成為不少游客來杭消費支付的首選。
主城區酒店持續熱銷 高鐵出行成潮流
景點門票網絡預訂“老少皆宜”
根據去哪兒、美團等OTA平臺提供的預訂數據顯示,在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到杭州的機票預訂量和杭州的酒店預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以上,度假產品、火車票預訂率同比更是大幅增長。
從酒店預訂情況來看,主城區的酒店仍然是游客的首選。西湖區、江干區和上城區等三個城區占全市酒店預訂量的65.9%。西湖商圈、武林商圈、濱江商圈三個商圈最受游客追捧,據估算,入住這些商圈的酒店游客,平均入住天數達到了3.5天。
在來杭交通方式選擇上,高鐵旅游成為新的趨勢。根據OTA平臺的預訂顯示,2017年國慶黃金周的高鐵來杭預訂量已是去年同期的1.4倍。特別是來自西安、重慶、南昌以及天津等地的游客更多地選擇高鐵來杭。從高鐵預訂人群的結構來看,19-25歲的游客是高鐵出行的主力。而自駕車出行仍然是來杭游客的主要交通選擇方式,尤其是杭州周邊地區游客的首選,預計占比達到65%以上。
另外來自景區的門票預訂數據顯示,今年截至9月24日,杭州各大景區通過互聯網完成的門票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2.3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湖等主城區的景點外,杭州區縣的千島湖、浙西大峽谷、臨安大明山等景區深受游客青睞,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2.7—4.4倍。
從景區門票的網絡預訂情況上來看,今年還有一個重要趨勢,越來越多的60后,甚至50后開始通過互聯網進行門票預訂。其中通過互聯網訂票的60后的游客占比是去年同期的3.1倍。這充分說明了互聯網對各個人群的滲透率逐漸加深。
來杭游客流量將再創新高
旅游消費穩步提升
今年杭州8天假期預計將接待國內外游客1110萬人次(不含市民游客),這較去年同期增長13%左右。
近年來拼假旅游日漸流行,利用帶薪年休假與國慶、中秋假期及周末假期結合,形成長假期的游客逐漸增多,這將導致客流高峰提前到來。據市旅委下屬的杭州旅游經濟實驗室預計,今年國慶前三天,來杭的客流最為集中,游客人數高點將出現在10月2日,屆時單日客流將超過180萬人次(不包括本地市民旅游)。針對黃金周可能出現的大客流以及擁堵節點,杭州旅游經濟實驗室對市民游客最為集中的區域進行全面的流量監控,提供主要景區實時客流量、舒適度,便于游客調整出行計劃。
今年上半年,來杭游客在全市“吃、住、行、游、購、娛”的消費交易方式多樣化,其中涉及旅游六要素的商戶(來自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服務業、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銀聯刷卡交易總金額290.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26%;消費次單價達到1837元,同比增長34.76%。綜合考慮物價上漲和假期延長的因素,預計今年國慶、中秋黃金周來杭游客刷卡交易總金額將達12.37億元,增長20%左右。
此外,隨著移動支付在杭州吃住行游購娛各個行業的逐步普及,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已經成為很多游客來杭消費支付的首選。預計小長假期間,移動支付的增幅將超過60%以上,成為游客體驗杭州便捷支付的新窗口。
相關閱讀:
有1100萬小伙伴長在趕往杭州的路上:
去杭州怎么能不知道天氣情況:
吃土黨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