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喜歡水草,常常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水草叢中或隱蔽處,夜晚出來覓食活動比較頻繁,是生長最快的時段
不是所有河蟹都叫大閘蟹
不是所有的河蟹都配得上大閘蟹的名號,我國已知蟹種類大約有600多種,其中只有中華絨螯蟹才可稱之為大閘蟹。大閘蟹是水生無脊椎動物,在中國的許多地方都有生長。因產地不同,各地的叫法也不同。江浙叫清水大閘蟹,安徽叫金爪黃毛蟹,京津地區叫勝芳蟹等。
大閘蟹根據流域主要分三種:即遼河流域的遼蟹、長江流域的長江蟹以及浙江的甌江蟹,其中長江蟹因地理位置、氣候等優良環境因素的影響,質量最好。而長江流域中產蟹的湖北、江西、安徽、江蘇中,又以江蘇蟹質量為佳,安徽次之。江蘇蟹中又以蘇南蟹為最好。
蟹有生殖洄游的習性。大閘蟹一般在9月后便開始沿江而下,在10月下旬霜降前后到達江河口,交配繁殖。第二年春末夏初,初生的蟹經過數次蛻皮,蛻變成大眼幼體進入淡水水域再經過一次蛻皮,變成幼蟹。到6月份蟹日漸豐滿,直到8月最后一次蛻殼形成成年大閘蟹。在最后一次蛻殼前,大閘蟹為蛻殼蓄積了大量營養,江浙人將這時候的蟹叫“六月黃”。
蟹喜歡在水質清新、水草茂盛的湖泊中生長。螃蟹通常棲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灘涂上,尤其喜歡生活在水草叢生、餌料豐富的湖泊、草蕩里。在水位穩定、水面開闊、水質良好的水域里,蟹是不打洞的,但是,在有潮水漲落的河川、湖泊里,螃蟹會打洞穴居。蟹穴常位于高低潮水之間,底部不與外界相通。穴道深處常有少量積水,使洞穴保持潮濕。每穴居住一只蟹,但在連通的穴道里,有時候也會居住兩只或更多的螃蟹。
螃蟹常常晝伏夜出,白天躲在水草叢中或隱蔽處,夜晚出來覓食,活動比較頻繁。它是雜食性動物,包括魚、蝦、螺、蜆、蠕蟲、蚌、蚯蚓,以及浮萍、馬來眼子菜、豆餅、花生餅、小麥、芝麻等。河蟹的食量很大,而且貪得無厭,所以養蟹時放養密度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螃蟹飽食以后,除了本身消耗,多余的營養便儲藏在肝臟中,形成蟹黃,(所以公蟹、母蟹都是有蟹黃的),故它的忍饑能力也很強。健康的螃蟹假如十天或更長一些時間不進食物,也不會死亡。
說到螃蟹的蛻殼,這不僅僅是發育的重要標志,也是它生長的必要步驟。大閘蟹蛻殼往往選擇在環境比較安靜、水草叢生、便于隱蔽的淺水區進行。蛻殼過程很有趣,先是從頭部胸甲后緣與腹部交界處產生裂縫,接著口部兩側的側板線也產生裂縫。跟著頭胸甲逐漸向上聳起,使裂縫擴大,加上螃蟹自身腹部后縮,兩側肢體不斷擺動,并且向中間收縮,末對步足最先脫出,然后腹部退出,最后,才是螯足退出,完成整個蛻變過程。
太湖大閘蟹Pk陽澄湖大閘蟹
曾幾何時,陽澄湖大閘蟹幾乎是“正宗”大閘蟹的代名詞,許多挑剔的食客是非它不吃。陽澄湖大閘蟹之所以出名,與它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關系。陽澄湖是長江口大閘蟹洄游路線上最近的湖泊之一,它水草茂盛,水質清澈,餌料豐富,特別適合大閘蟹生長,所以自古就以盛產優質大閘蟹聞名。又因緊鄰蘇州和上海,陽澄湖大閘蟹因古今城市的興盛而聲名遠播就不足為奇了。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就曾經留下名句“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
然而近十年來,陽澄湖當地由于利益的驅使,不少人用“洗澡蟹”來冒充,并且不少區域大面積養殖,使得品質不一。目前,不少人的養殖基地已經從陽澄湖轉戰到了污染較小的太湖東山地區,比如來自上海成隆行的柯偉。從上海驅車約2個小時,就到了其大閘蟹養殖基地。
太湖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南部,是中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湖泊,也是中國的第三大淡水湖。這里湖光山色異常優美,水清見底。而太湖東山段為長條形走向,屬于太湖的子湖,越是靠近外面太湖,水體流動多,水體交換頻繁,水質好,也更適合大閘蟹的生長。大閘蟹質量的優劣主要取決于養殖環境和飼料,在兩者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高品質的太湖蟹絕不遜陽澄湖蟹。但陽澄湖也并不是無好蟹,如何選蟹是個學問,除了品牌,自己學會選才放心。
用最傳統的方法吃掉它
說到大閘蟹的吃法,最傳統的方式當屬蒸煮食用,保留了蟹的原形和原味。煮上一鍋水,將紫蘇葉撒入鍋中,將鮮活的大閘蟹放入,經過幾十分鐘的蒸煮,水汽氤氳,大閘蟹便由原來生猛的青色,變為誘人的橙紅色,蟹的香味兒也隨著熱騰騰的水汽飄出來。若是在家里做,那此刻必定是滿屋飄著蟹香,燙上一壺黃酒,把姜末放在蟹醋里,搓搓手,準備開吃。
最傳統的吃法自然是用蟹八件來拆食蟹,這八件器具,都有來頭和講究。現今保留的蟹八件,無論是金色還是銀色,都比早先的精致許多,蟹八件是大閘蟹季節餐桌上最亮眼的餐具,關于這八件工具,是由敲、盛、剔、剪、劈、叉、夾、墊等多種作用而制成的,既可把蟹吃得干干凈凈,又使得吃蟹的過程成為一種享受。不過如今,蟹八件只是為傳統吃蟹文化做保留,而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改良合并后的蟹兩件或蟹三件,甚至還可以不用工具純手工拆蟹的新方法。
Tips
好蟹怎么選?
眾所周知,大閘蟹的口感一定是肉質鮮甜,帶回甘,有彈性,同時蟹膏蟹黃滿,還帶油。大閘蟹的選擇,除了參考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幾點判斷,還需來幾招專業方法辨別。
好蟹先看體格:一只蟹的重量決定它的品質,如果相同重量則要選擇小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看體格的另一點就是看大閘蟹的厚度,即背和腹部之間的距離,鼓起來是前提。
蟹腳關節處有顏色:這可是專家級的辨別方法,關節處有紅色的則是好蟹。
蟹腿:金毛自然必須的,蟹在拆開后,蟹腳還要張弛有力的才是好蟹。運來的蟹都處于半睡眠,拆開捆綁蘇醒后,蟹腳活躍舞動,則是好蟹的判斷之一。
油亮有光澤:蟹殼油亮有光澤是前提,而如果煮熟后的蟹殼更為紅潤光亮,那么說明你選的蟹品質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