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獅市開始實施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力爭2022年全市60%以上的社區參與創建行動并達到創建要求,基本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
據悉,根據我市出臺的《石獅市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結合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工作開展,具體包括五項創建內容:
建立健全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機制。綠色社區的創建將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居民自治機制建設、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和社區居民委員會主體作用,統籌協調業主委員會、社區內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共同參與綠色社區創建。通過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利用“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手段,開展多種形式基層協商,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引導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協助居民謀劃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有效參與老舊小區更新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節能節水、環境綠化等。
推進社區基礎設施綠色化。以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維護等工作為抓手,結合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促進社區供水、排水、供電、弱電、道路、供氣、消防、生活垃圾分類等基礎設施提升。在改造中采用節能照明、節水器具等綠色產品、材料;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提高既有建筑綠色化水平;完善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等設施;綜合治理社區道路,消除路面坑洼破損等安全隱患;按規定設置消防車通道標志標線,暢通消防、救護等生命通道;綜合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等舉措推進海綿化改造和建設,結合本地區地形地貌進行豎向設計,逐步減少硬質鋪裝場地,解決和避免內澇積水問題。
營造社區宜居環境。統籌布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探索建設連線連片、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夯實城市建設品質提升的基礎。因地制宜開展人居環境建設,整治小區及周邊的綠化、照明等,推動適老化改造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提升社區綠化質量,合理布局和建設各類社區綠地,合理配建停車及充電設施,進一步規范管線設置,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補齊在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短板,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扎實推進社區市政基礎設施和安防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建設集車輛抓拍、智能門禁、停車管理、周界防護等功能的公共區域安全防范網絡,并實現與“智慧社區防控平臺”的聯網對接。搭建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
培育社區綠色文化。建立健全社區宣傳教育制度,運用多種信息化媒介,開展綠色生活主題宣傳教育,使生態文明理念扎根社區;依托社區內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倡導居民選擇綠色生活方式,節約資源、開展綠色消費和綠色出行,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區綠色文化;加強社區相關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古樹名木等的保護,展現社區特色,延續歷史文脈。
根據《方案》,我市將加大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財政支持,統籌用好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等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推進綠色社區創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爭取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對參與綠色社區創建的企業和項目提供信貸支持。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綠色社區創建中各類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同時,強化技術支撐,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過程中,要積極選用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工藝、材料、產品;因地制宜加強綠色環保工藝技術的集成和創新,加大綠色環保材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力度。(記者 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