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省住建廳獲悉,為助力臺胞更好地扎根、融入福建,我省已形成“過渡期免租房+公租房+保租房+人才公寓+配售型保障房”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臺胞住房保障體系。截至目前,結合臺胞申請需求,我省各地統籌安排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房源約2000套,正在享受實物保障的臺胞有900戶,其他正在享受貨幣保障的臺胞有50戶。
據介紹,為多渠道、多元化構建住房保障體系,滿足在閩臺胞的不同需求,我省各地采取租購并舉、實物與貨幣結合的方式,為臺胞構建了從求職、就業到安家的階梯式住房保障體系。
福州市從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中選取集中、優質房源作為臺胞公寓,面向臺胞出租,對在榕就業創業的臺胞,僅需提供無房證明、臺灣居民居住證及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創業臺胞提供營業執照)即可。同時,充分考慮部分臺胞求職流動性因素,專門設計為來榕就業創業臺灣青年提供一定期限求職過渡期免費住宿,對首次來大陸實習實訓的臺胞提供一定期限免費住宿。
廈門市將就業創業的臺胞納入來廈求職見習免費“一張床”、畢業5年5折“一間房”等“住廈來”全鏈條住房保障范圍。
泉州市提供保租賃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及人才租賃住房保障,可享受“一免兩減三保租”(大專及以上學歷)最長6年的階梯式租金優惠政策。
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在嵐工作、無房的臺胞家庭提供公共租賃住房、過渡期免租房,并實行定向配租。
省住建廳住房保障處處長林里表示,下一步我省持續將符合條件的來閩穩定就業創業臺胞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體系。(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