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以“墨緣續新章 同心繪中華”為主題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老少書畫交流活動在廈門市青少年宮舉行。兩岸老少書畫愛好者再次跨越海峽,共繪一幅畫,共敘兩岸情。
活動在廈門市兩岸交流協會的指導下,由廈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廈門市關心下一代教育促進會、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廈門市青少年宮、廈門市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專業委員會、臺北市山癡畫會、臺東都蘭山畫院、金門書法學會、金門水墨畫協會聯合主辦。
兩岸老少書畫愛好者一同潑墨揮毫
筆墨為橋,每年的活動現場,都涌動著濃濃的墨香。今年,活動征集并現場展出兩岸老少書畫作品100幅,其中臺灣地區作品47幅。這些作品多展示中華傳統文化之妙,比如經典古詩詞、山水之美等,也有對今天幸福生活的描繪。這些或體現中國書畫傳統技法,或展現創新表達的作品,吸引兩岸嘉賓駐足品鑒,也為廈金兩地青少年提供了交流的機會。一位來自金門的女生介紹,她帶來的作品畫的是房子,“我希望讓廈門的小朋友了解金門的建筑。”女生說她以后還想再來參加這項活動,“想看到更多廈門小朋友的作品。”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板塊,現場還舉行了集體創作筆繪。兩岸老少書畫愛好者一同潑墨揮毫,共繪丹青。長者書畫家筆法沉穩、墨韻悠長,青少年則創意飛揚、筆下生趣。他們攜手合作,共同勾勒出對美好未來的期許,也在互動中增進了解與情感。“我和金門小朋友在一起,感覺很投緣。”參與活動的廈門小學生說,“我們都喜歡畫畫,我們的喜好是相同的。”
活動還特別設置了“童心繪夢打卡行”區,來自廈金兩地的青少年可以在主辦方提供的底稿上涂畫自己喜歡的顏色。畫稿上,都是兩岸青少年熟悉的風景,包括鼓浪嶼、日月潭等兩岸自然人文景觀。
書畫專家點評小朋友作品
在現場舉行的作品鑒賞分享會上,兩岸學生代表依次登臺,展示個人創作并講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現場還邀請到書畫專家進行點評,為孩子們提供專業的指導意見,助力他們在藝術創作上不斷精進。
除了熱鬧的書畫筆會、互動交流,活動也帶來精彩的文藝演出,兩岸嘉賓一起欣賞了廈門市青少年宮鳳凰花少兒舞蹈團帶來的舞蹈《小水花》,以及中國朗誦演唱專業委員會委員彭鷺老師與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學生楊欽雅聯袂演繹的詩朗誦《中國書法之美》。活動第二天,主辦方還組織金門嘉賓參訪集美塔、集美學村等地,感受嘉庚文化、閩南文化的深厚底蘊。
海峽兩岸老少書畫交流活動至今已舉辦12屆。在中國文化中,12象征著時間的循環與圓滿,也承載著生生不息的傳承與希望。廈門市關工委主任陳秋雄表示,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今后將繼續深化這一品牌項目,以創新的形式與深度的交流,持續為兩岸同胞搭建以墨會友、以藝促情的平臺,吸引更多兩岸同胞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上并肩前行,為兩岸文化交流譜寫新篇章。金門縣政府原縣長李炷烽表示,書畫藝術跨越山海,始終傳遞著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活動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兩岸青少年情感聯結,促進心靈契合。
(廈門日報記者 郭睿 通訊員 胡倩 童珊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