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6日訊(通訊員 張錦虹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基層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在南靖縣山城鎮,一場“選賢能強隊伍、興宣講聚民心”的實踐正在生動上演:通過工作助理員競聘鍛造實干骨干,依托“福小宣·荊城頌”宣講品牌傳遞政策,形成“隊伍建設強根基、理論宣講促落實”的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貫徹格局。
10月31日下午,山城鎮舉辦年輕干部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比賽暨工作助理員競聘活動,以“以賽選才”方式為理論落地儲備骨干力量。

此次競聘邀請南靖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社工部、團縣委、黨校等部門代表組成專業評委團,鎮全體干部職工全程參與見證。22名參賽干部以“述職演講”為核心載體,將對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理解融入崗位實踐規劃,圍繞工作經歷、崗位認知及未來思路舉措展開詳實闡述。評委緊扣“政治紀律、崗位認知與工作思路、語言表達、形象態度、時間控制”五項指標綜合考評,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競聘現場,年輕干部們的演講盡顯理論深度與實踐溫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出‘科技自立自強’,對我們鎮的特色農業來說,就是要把金線蓮種植的‘土經驗’升級為‘新技術’。”一名干部結合本地產業實際解讀政策,提出“政策宣講+技術指導”的基層服務方案;另一位干部則聚焦“基層治理”,對照全會“完善基層治理體系”部署,規劃“網格宣講+民意收集”的工作路徑。
“這場競聘既是能力檢閱,更是思想淬煉。”評委組表示,選拔出的骨干力量將成為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與踐行的“先鋒隊”,為后續工作開展筑牢人才根基。
山城鎮還以重點打造的福小宣·荊城頌宣講品牌為紐帶,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傳遞至基層末梢。這支匯聚黨員干部、教師、文藝骨干及退休老同志的隊伍,秉持“以‘小’見‘大’傳精神”的理念,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破解理論傳播“最后一公里”難題。

宣講隊摒棄“一張稿子念到底”的刻板模式,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核心要義轉化為鮮活的文藝作品。隊員們緊扣《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高質量發展、科技自立自強、鄉村振興等宏大主題,融入快板、舞蹈等藝術形式中。在街頭巷尾,快板詞里的惠民政策引得居民駐足;在田間地頭,結合金線蓮、大棚蔬菜等特色產業的講解讓農戶頻頻點頭;在老年大學,生活實例拆解的理論精髓讓老人們聽得明白。“以前覺得政策離得遠,現在宣講隊把‘大政策’掰開了揉碎了講清楚,咱心里透亮了!”一位農戶的感慨道出了群眾心聲。
從“以競聘強隊伍”到“以宣講聚共識”,山城鎮始終以“服務中心大局”為主線,推動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效。下階段,山城鎮將持續深化福小宣·荊城頌品牌建設,持續完善干部選拔培養機制,推動宣講常態化、制度化,同時完善干部“宣講+實踐”培養機制,讓選拔出的骨干力量在一線磨煉成長。通過“理論武裝頭腦、實干踐行使命”的雙向發力,引導干部群眾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特色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優化、民生福祉提升的具體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