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份以來,按照洛江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區各鄉鎮(街道)、區直單位各部門全體干部,立足實情,主動作為進村入戶與群眾促膝談心,廣泛開展夜訪夜談工作。

夜訪夜談
一支筆、一本民情日記本、一疊宣傳材料,是洛江區黨員干部走訪群眾的標配。借助夜訪夜談的機會,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送到千家萬戶,將掃黑除惡、移風易俗、宜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送入群眾家中,將法律意識、防騙意識以及低保扶貧、安居工程等惠民措施送進群眾心里,同時也將群眾的所想所需帶回來。
宣傳到位 提升鄉村“顏值”
走在羅溪鎮柏山村的村路上,道路整潔,環境清幽,干部們在夜訪夜談中發動群眾,自覺保護居住環境,并向群眾發放分類垃圾桶,提高群眾垃圾分類意識,營造宜居氛圍,集中密集的宣傳取得良好效果,助力宜居環境整治出實效。
“鄉村的環境衛生我們現在做得比較規范,房前屋后、路上,無論是自己家里還是公共衛生我們都很注意,垃圾也都自覺扔到垃圾轉運的地方。”柏山村村民賴祥瑞說道。
以人為本 著力解決群眾訴求
在夜訪夜談中,廣大干部、工作人員以民為本,著力解決群眾訴求,確保走訪實效。羅溪鎮三合村其中一個村民小組長期將井水作為生活用水,因為生活需要,村民們逐漸意識到自來水的安全、便利,但由于早期沒有預留自來水管道,供水一直得不到解決。
利用夜訪夜談的機會,村民向入戶干部反映這一問題,鎮村干部積極協調自來水公司,幫村民解決問題,預計到6月的下旬,該村民小組的群眾便能用上自來水。
“我們以前都用井水,井水屬于地表水,比較不干凈,夜訪夜談的時候我們跟村里和鎮里反映,他們及時協助來解決,幫忙接通自來水。這個工作很好,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及時來處理,大家都很滿意。”三合村村民賴平元說道。
“我們黨委政府開展夜訪夜談主要突出三個字,第一個是‘真’字,就是真抓實干動真格;第二個字是‘心’字,干部們以熱心、耐心、誠心,積極與群眾溝通交流;第三個字是‘實’字,通過了解群眾利益訴求,解決群眾在教育、住房、醫社保等方面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三個字,進一步提升了干部的精氣神,拉進干群距離,為建設生態羅溪、幸福羅溪提供了特別好的基礎。”羅溪鎮鎮長黃擎表示。
認真傾聽 拉近干群距離
此外,洛江區干部在夜訪夜談過程中認真傾聽、廣收民意,針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入戶人員認真聽取、做好筆記、講透政策、答疑解惑,真正實現社情民意在一線掌握,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誠意贏得民心、取得民信。
自夜訪夜談工作開展以來,洛江區廣大干部、工作人員聽民聲、匯民智、解民憂,做到宣傳到戶、走訪聯系到戶、惠民政策到戶、民意調查到戶、意見征集到戶、困難幫扶到戶,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區近8600名干部、工作人員走訪群眾31755戶,分發宣傳材料91400余份,排查211條問題線索,梳理群眾訴求或意見建議202條,形成民情日記6018篇。村民的問題、矛盾糾紛在一線解決,拉近了干群間的距離,也加深了鄉鎮干部下基層的信心和決心,形成了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