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民警21
洪金壇,39歲,晉江人,警齡16年,泉州市公安局鯉城分局治安大隊一中隊民警
閩南網11月4日訊 “人的一生,只有做出更多的貢獻,才能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泉州市公安局鯉城分局治安大隊民警洪金壇常常用這句話來鞭策自己,也正是這句話推著他在從警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洪金壇向民宿管理人員了解客人入住情況
昨日下午,大風刮得人臉生疼,洪金壇依然到轄區各家民宿例行安全檢查。“今天入住多少人?旅客有沒有實名登記?一定要讓他們即時如實登記按時退房!”在轄區中山南路一家民宿,洪金壇一邊翻閱游客登記系統,一邊耐心地向老板鄭女士詢問和交代注意事項。這是洪金壇16年從警路上平凡的一天。
自2000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洪金壇先后在泉州市公安局巡警直屬大隊、江南派出所、金龍派出所做過巡邏民警、社區民警和治安辦案警察。2012年2月,他調整到鯉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隊,負責旅館、機修、娛樂等特種行業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成績突出,他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被評為“全省創新流動人口管理專項活動成績突出個人”、“全省公安機關三基工程建設優秀民警”、“鯉城區十佳優秀綜治副校長”等榮譽稱號,7次嘉獎、4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運用現代技術 全市首創“游客登記系統”
“作為一名基層民警要勤練內功,提高自身能力,重在學習,重在實踐。”洪金壇是這樣寫,也是這樣做的。
隨著泉州當選“東亞文化之都”,越來越多“背包客”走進古城小巷,鯉城區作為最具文都特色的城區,富有閩南特色的民宿(客棧)也隨之快速發展。
由于目前民宿業尚未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民宿未能納入普通酒店入住登記系統進行管理。為避免漏管失控,今年年初,洪金壇學習借鑒外地的民宿管理模式,主動聯系相關公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全市率先為民宿開發“鯉城區游客登記系統”和“旅管業人證比對系統”,并于2016年6月免費提供給轄區20多家民宿(客棧)安裝使用。
針對游客未帶身份證住宿的管理難題,洪金壇要求每一家民宿的前臺出入口位置,安裝“語音對講與視頻監控系統”,配合“一鍵式報警器”,實現與派出所值班民警實時對講。隨著該系統投用,目前鯉城區的民宿入住游客信息登記做到了“實名、實數、實時、實情”。
在今年6月召開的全市公安機關推進“五大提升工程”暨社區警務信息化工作現場會上,鯉城公安分局對民宿管理創新做了相關介紹。4年多來,洪金壇在全市業務考評中都名列前茅。2013年,他負責的機修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暢通情況,在全省縣級公安機關考評中位居第一名。
積極奔走 為觀音閣4名棄嬰落戶
“他工作上一直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孜孜不倦地在平凡的崗位上耕耘著!”說起洪金壇,鯉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教導員陳茂福贊揚道。
位于鯉城金龍街道赤土社區的觀音閣,多年前陸續收養了4名女棄嬰。從1995年撿到第一個棄嬰起,住持釋上裕就多方奔走,想為孩子們落戶。可直到最大的女孩已經13歲了,她們的戶口還是無法解決。
當時,還是金龍派出所社區民警的洪金壇獲悉此事后,主動找上門,多方協調,并表示住持年事已高,此事可由他代辦。隨后,洪金壇拿著戶口文件,對照條件先后跑到寺廟、社區、街道等單位調查取證,并奔走鯉城區計生局和宗教局協調,辦理相關手續,最終幫4名棄嬰落戶,并為赤土社區觀音閣新開設了一個集體戶。
當年8月,洪金壇親手將戶口本送上門,孩子們齊聲道謝。之后,他還為孩子們捐款買了書包和衣服。等了13年,觀音閣收養的4名女棄嬰終于落了戶口,這讓住持釋上裕欣喜不已。(海都記者 蘇桐軒 黃謹 通訊員 王盼陽 黃惠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