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博少兒文化廣場內,有一支來自福建省醫科大學附屬二院、泉州市第三醫院等單位專家組成的“白衣天使志愿者服務隊”,為流動人口和轄區青少年兒童提供免費的心理干預、健康教育、健康行為矯正等服務。這是鯉城區創建的首個“健康促進項目示范點——流動人口健康促進基地”。
近年來,鯉城區以“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為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強社會動員和統籌協調,大力推進全國健康促進試點區創建進程。目前該區共有51%的機關和事業單位、31%的社區居委會、53%的中小學校、20%的大中型企業、100%的區管轄醫療單位符合健康促進單位創建要求,遴選出120個優秀健康促進家庭,完成全區的創建計劃。
健康促進更專業化
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開展健康干預,鯉城區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福醫大附屬第二醫院建立了醫療聯合體,依托醫療聯合體雙向轉診信息平臺,積極探索“三師”共管服務模式,開展患者出院后上門隨訪、免費健康體檢,對門診高危人群開展血壓、血糖篩查。
為推動健康促進服務專業化,鯉城區依托福醫大附屬第二醫院和泉州市第一醫院、中醫院、第三醫院等轄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專家團隊,建立健康促進工作專家隊伍及健康促進技術指導小組,邀請泉州市養生理療協會等健康團體專家,成立老人健康教育講師團、鯉城區健康大講堂講師團,深入開展區級、街道、社區三級“人口健康大講堂”,舉辦進機關、校園、企業、社區、家庭的健康講座及活動,引導廣大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增強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宮的廣場上,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起,有的敲鼓,有的拉風琴,有的在高歌,歡聲笑語。在不遠處,穿紅著綠的腰鼓隊員整齊劃一地敲著鼓,響起陣陣清脆的鼓聲。“這支腰鼓隊是由退休在家老人們組成,他們經常在這里排練,既鍛煉身體,又加強溝通。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隊伍的人數也日漸增加”。鯉中街道清正社區負責人介紹道。鯉城經過多年的健康宣傳教育,追求健康生活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為推動服務人群接受健康教育,鯉城區組織衛生技術專業人員深入學校、企業、社區、單位等場所,開展針對性的健康知識講座。在臨江、鯉中、浮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三個健康自測小屋,為居民提供免費健康自測服務,吸引廣大市民廣泛參與。結合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全民健康宣教,各社區醫生團隊掛點社區居委會,協同社區青年志愿者入戶宣傳,有效獲得居民信任,簽約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區80個社區,簽約2.5萬余個家庭,受益居民8.9萬余人。
健康場所遍地開花
太空漫步機、梅花樁、平衡木、仰臥板……伍堡健康公園內,每天一大早就有許多市民在各種健身器械上鍛煉身體。鯉城區積極建設健康場所、設置健身器材,為廣大市民群眾健康鍛煉創造有利條件。
據了解,2015年鯉城區緊抓支持性環境建設,在城區主要入口設立戶外大型廣告牌,在8個公交站設置宣傳欄;通過建設區機關大院、泉州七中、通政小學、伍堡社區、海博少兒文化廣場、伍堡健康公園、芳草園健康步道等11個健康支持性環境示范點,以點帶面,推進41個機關、24個社區,18所學校、2家企業、轄區7家醫療機構單位的創建工作,為居民群眾提供鍛煉場所、健康學堂、健康教育專欄、書屋、醫療室等健康支持性環境,健康場所遍地開花。鯉城區居民總體健康素養具備率為24.22%,高于2014年福建省健康素養監測結果中城市點的具備率19.26%,人群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改善。(黃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