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疆的豪邁旋律邂逅閩南的多元風情,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在豐澤蟳埔生動上演。8月6日,“北疆文化絲路行”錫林郭勒盟·泉州市兩地文化交流活動路演,在豐澤區蟳埔民俗文化村蟳埔中路三角廣場熱鬧開演,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融合民族特色與地域文化的視聽盛宴。
路演在激昂的馬頭琴演奏《萬馬奔騰》中拉開帷幕。兩位演奏者身著傳統服飾,端坐舞臺,馬頭琴獨特的音色似萬馬馳騁,瞬間將現場觀眾帶入廣袤草原。這一曲來自北疆的豪邁樂章,開啟了北疆與閩南文化對話的序章,也讓蟳埔的海風里多了幾分草原的遼闊氣息。

緊接著,蒙古族長調《走馬》悠揚響起。歌手以獨特的長調唱腔,傳遞著草原兒女對生活、對自然的深情。長調旋律或舒緩或激昂,如草原上的風,自由且充滿力量,讓閩南地區的觀眾沉浸式感受北疆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

如果說音樂是文化交流的語言,那舞蹈便是最直觀的風情展示。蒙古族舞蹈《頂碗舞》驚艷登場,舞者身著華麗民族服飾,頭頂瓷碗,以優美的舞姿、靈動的步伐,演繹蒙古族傳統舞蹈的韻味。每一次旋轉、每一個動作都精準把控平衡,碗隨人動、人碗合一,將蒙古族舞蹈的剛柔并濟、豪邁與細膩,展現得淋漓盡致,現場掌聲、驚嘆聲不斷,觀眾們被這獨特的藝術形式深深吸引,也對蒙古族文化有了更鮮活的認知。

隨后,呼麥《勇士》與獨唱《陷阱》接連上演,技驚四座。呼麥獨特的發聲技巧,一人同時發出兩個聲部,模擬出草原的遼闊、勇士的豪邁,為觀眾帶來新奇且震撼的聽覺體驗;獨唱《陷阱》則以流行風格,貼近大眾審美,展現藝術多元魅力。

表演最后,兩地聯手合唱《愛拼才會贏》,讓現場氛圍迎來新的高潮。這首歌是閩南地區廣為傳唱的經典,此次兩地攜手演繹,讓北疆與閩南風格碰撞交融。歌聲里,既有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底色,又融入北疆文化的豪邁氣質,成為兩地文化交流“同聲共唱”的生動注腳,傳遞出不同地域文化因交流而共鳴、因共鳴而交融的美好愿景。

此次路演是“北疆文化絲路行”錫林郭勒盟與泉州市文化交流的生動實踐。通過一場場獨具特色的表演,北疆文化與閩南文化在豐澤蟳埔相遇、碰撞、交融,既讓泉州地區的群眾領略到北疆文化的雄渾與多彩,也為北疆文化注入閩南活力。未來,期待兩地以此次交流為契機,持續開展更多文化互動,讓北疆文化與閩南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綻放更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