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躍升、教育醫療養老事業發展、泉州行政區劃調整……泉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召開期間,豐澤代表團圍繞城市和民生事業發展,以及群眾企業關注的熱難點問題,暢所欲言,積極提出意見建議。一起來關注代表們都提出哪些意見建議?
徐情根代表
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求真務實、思路清晰、彰顯初心,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豐澤將重點抓好“三個對接”:突出思路對接,著力打造全省具有影響力的海絲文化中心、創新創業高地,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區;突出產業對接,引進培育若干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示范基地、特色樓宇,培育壯大軟件信息、知識產權等主導產業,力爭至2025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家;突出項目對接,圍繞產業、城建、民生等方面繼續加大項目策劃力度,力爭今年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8個以上,總投資275億元以上。
建議:加快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小微園區,在土地盤活、政策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加大對豐澤的傾斜力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在豐澤集聚發展、集群躍升。
朱團能代表
建議:
1.加大對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力度,提高新建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標準并嚴格執行,增設、改造、補充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創建老年人活動中心,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
2.把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要點,以發展產業的思路,培育家政品牌和龍頭企業,推動家政服務職業化、規范化、產業化發展。
呂競代表
建議:
1.加大教育事業發展力度,在規劃用地、建設、師資培育等方面統籌安排加快推進,努力滿足“二胎”政策開放后對教育供給量的民生需求。
2.重視中心市區老年體育設施的建設,新城區建設規劃應充分考慮老年健身設施建設用地,老城區應通過共享利用公園等公共場所建設適當設施,滿足老年人健身需要。
高金全代表
建議:把豐澤區作為我市“經濟要穩、城市要聚、機制要活、民生要實”城市建設先行區,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邁向高端化,在促進城市片區更新、老舊小區成片和城中村改造,在補齊教育、基層衛生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停車場等民生短板上,給予更多資源、更優政策、更實支持,推動豐澤成為泉州市城市建設的樣板區。
莊能宗代表
建議:
1.加快坪山路道路功能調整,將其國道及過境功能外移并加快實施,確保城區交通快速安全。
2.通過加強土地劃撥、學校擴容、優質民辦資源收購等方式,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教育資源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強弱項、補短板。
3.加大房地產中介規范管理,依法打擊黑中介,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徐春梅代表
建議:
1.將泉州通、泉城通、泉服務等網絡平臺整合為統一的城市入口,成立隸屬政府的統一運行機構,發揮統一資源、統一架構作用。
2.將泉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電動自行車治理系統等示范點打造成全國標桿。
3.探索賦予小區特許經營權等激勵措施,為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供資金支撐。
4.努力將研究窄帶物聯網芯片的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聯合研究院(計算機學院與南威)及應用龍頭企業引入泉州,打造物聯網芯片產學研轉化基地或生產基地。
高云程代表
建議:
1.完善城市教育規劃,推進優質教育均衡化,出臺短期應急措施,解決就學難問題。
2.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建立中心市區菜市場食品溯源管理,落實責任,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3.出臺鼓勵政策,支持社區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房屋建設活動空間,促進居民和諧交流。
4.完善中心城區微觀交通體系,增加公共電動車輛,擴大運營范圍,方便群眾出行。
歐陽秋虹代表
建議:將“加快泉州行政區劃調整”列入本次大會議案,加快推進行政區劃調整,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度聚集,著力強化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
林希妍代表
建議:
1.更加重視增強人口集聚能力,擴張城市人口規模,出臺“零門檻”或低門檻落戶政策,讓更多年輕人扎根泉州。
2.通過組織共建、項目共謀、活動共辦等方式,統籌片區內資源要素,推進鄉村集群協同發展。
3.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優化資源配置、支持增加資本積累、支持孵化上市企業、做活機制上提出更加具體措施,發揮國企的龍頭引領帶動作用。
林建揚代表
建議:
1.老舊街區改造要強化前瞻性、整體性和宜居性,教育、醫療、養老等基礎配套應配齊配足。
2.充分考慮片區改造征遷實體企業的繼續發展問題,改變單一貨幣補償方式,讓實體企業有繼續發展的空間載體,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減少轄區企業流失。
劉燁明代表
建議:
1.下決心調整行政區劃應突顯“加快”二字,才能體現出慢不得的緊迫感。
2.進一步做強中心城市核心區功能,提升教育、醫療、休閑、宜居等承載力。
3.深化“強基促穩”,突出強化“網格化+專業化+行業化”治理方式,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有效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鄭玉寶代表
建議:
1.加強校企合作、產校融合,共育技能型人才。
2.運用區塊鏈技術提升應急資源管理效能。
3.加快研究實施市實驗小學安全通道的解決方案。
4.盡快推進市第二實驗小學城東校區建設。
5.進一步優化我市學前教育資源規劃布局,加快建設公辦幼兒園,滿足“二胎”時代教育需求。
6.在幼兒園、中小學開展垃圾分類知識教育,通過“小手拉大手”,影響家庭、帶動社區、引領社會共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吳為民代表
建議:
1.結合西華洋片區改造,在北峰街道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公辦完全中學。
2.結合新華路北拓片區改造,充分利用泉州信息學院等10所大中專院校資源,規劃建設一條以文旅休閑業態為主體的學生街。
3.搭建直播電商培育基地,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給予技術支持和電商平臺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電商。
4.協調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適度調高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延緩還貸期限,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張嫚嫚代表
建議:
1.市級要從財政、用地等方面支持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促進中心城區基層醫療機構完善達標。
2.東海片區改造要預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用地。
3.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人才隊伍建設,從職稱聘任、財政支持等方面入手引才留才。
洪碧清代表
建議:
1.把社區邊角空地納入老舊社區改造,引入社會資本,增設配套設施,生成養老服務項目。
2.在少林小區南側與僑鄉體育館接壤處設置應急出口,確保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出入安全。
董豐文代表
建議:
1.引入片區家長評議模式,對教師作風、教學成果、校風等進行評議,強化督導、加強管理。
2.相關部門要督促學校重視學生勞育、美育、體育及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多樣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