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來,泉州豐澤區各街道持續繃緊弦,在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多措并舉,協助企業開展復工復產,解決發展難題,助力推動企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東湖街道
連日來,泉州豐澤區東湖街道轄區內的企業陸續復工,街道在筑牢基層防控安全線的同時,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對各類企業展開摸排訪查,傾聽企業心聲,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助推有序復工“加速度”。
科學防控:建立“分片包網”網格責任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東湖街道結合市、區兩級開展的“強基促穩”三年行動要求,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建立民情驛站,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責任制等,發揮黨工委組織領導作用,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抓好疫情防控全過程、各方面,筑起一道基層疫情防控“安全線”。
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杜謀宗表示,疫情發生后,街道迅速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一線指揮部,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負責人擔任指揮長,下設防控辦公室,摸排訪查組、跟蹤回訪組、環境整治組、輿論宣傳組、后勤保障組、應急維穩組,利用“網格化+大數據”,對轄區進行地毯式排查,為把好基層管理關口作出不懈努力。
據了解,東湖街道在轄區77個黨建網格上建立防疫網格,形成“13名科級干部+12名社區主干+154名街道社區干部+550名樓棟負責人”組成的“分片包網”網格責任體系。采取條塊結合“8+8”模式,在轄區開展地毯式、全覆蓋摸排,及時掌握轄區常住人口、流動人口、返鄉人員、返工人員以及返學人員的健康狀況。
一段時間以來,街道對轄區仁風、東湖、鳳山3個原村社區的農貿市場,圣湖等純社區便民攤點,以及餐飲、超市等重點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消殺。每日消毒豬肉攤點46個、禽類經營點10個,消殺面積近10920平方米。目前,街道開展一線監督17次,落實反饋問題線索18條;落實動態跟蹤回訪,累計跟蹤回訪907人。
東湖街道切實落實屬地責任、建立聯防聯控機制,把好基層疫情防控的“第一關口”。發動轄區各個業委會、物業公司黨組織,根據轄區122個小區及道路分布情況,設置19個“疫情防控服務點”。發動社區黨員、樓長、志愿者深入社區各處,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協助小區體溫測量。組建社區黨員小分隊,堅持每日對人群聚集場所進行巡查,引導群眾不聚集。
有序復工:419家企業個體戶順利開工
日前,東湖街道鳳山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來到轄區中小微企業集中區域,送來企業復工急需的口罩、消毒水等防護物資,“防疫關鍵時期,請大家做好自我防護,復工有困難、找我們!”
杜謀宗說,隨著街道轄區內各個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大家身上的責任更重了。嚴防疫情、有序復工成為東湖街道工作的主旋律。
東湖街道成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專班,由街道主要負責人牽頭,整合市場監管、派出所、區經濟部門等力量,組成檢查核準工作組,以每個社區片區為一個小組,精準施策、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加強醫用口罩、額溫槍等緊缺物資儲備,累計發放一次性醫用口罩16134個,下撥社區防疫專項經費52萬元。
以東湖市場監督管理所為例,截至目前,街道聯合該所已出動16組240人次,對轄區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防控管理拉網式勘查、現場辦公,累計有419家企業、個體戶復工。
街道工作專班成員丁友林介紹,為盡快協助企業復工,工作專班把街道分成四個片區,采取上門服務、現場指導方式,對已具備復工條件、符合防控要求的企業給予當場立即核準;對暫不符合復工條件的企業進行現場指導,按科學防控要求,幫助企業備齊防控物資,協助做好復工各項準備。
泉秀街道
連日來,泉秀街道在區掛點領導的指導下,街道、社區干部全員參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通過走訪檢查四上企業、五小行業,引導轄區企業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
“一個網絡”確保服務不放松。在街道防控指揮體系中專設企業復工復產應對工作組,劃分85個網格責任片區,成立8個企業服務先鋒小組,由街道黨政領導帶隊下沉企業一線做好企業信息摸排、復工指導、防控督導等工作,建立起“街道-社區-網格小組-物業-企業”的閉環聯動服務機制,形成高效配合的企業復工復產服務網絡。
“兩個模式”確保服務不停歇。采取“線上+線下”雙模式,優化復工復產流程。一方面,利用企業服務微信群、審核復核網格群等平臺,線上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并對企業復工申請、材料進行初審。另一方面,派出8個審核復核網格小組下沉一線,了解和幫助企業解決準備防疫物資、規范防疫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引導企業穩妥有序復工復產。
“三個階段”確保服務不間斷。依托85個網格責任片區,組建250多人的“掃樓小分隊”,逐幢逐層開展拉網式排查,做好三個階段性工作,確保不落一企、不漏一人。全覆蓋走訪摸排轄內小型商戶、企業,全方面解讀復工復產政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全力以赴做好擬復工企業逐一指導、人員逐個排查、防護物資現場逐項查驗等工作,協助企業建立疫情防控機制;對已復工企業張貼復工標識,并開展回頭看,督促企業落實好健康檢查、進出管理、就餐管理等制度,保障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截止目前,泉秀街道累計已開工企業1058家,其中四上企業105家,四下企業547家,個體工商戶及其他406家;累計復工復產在崗員工數11787人。
東海街道
為切實做好已復工復產工廠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東海街道組建“1+N”支糾察隊到工廠、工地指導督察其做好員工用餐。街道組建1支糾察隊,在轄區各已復工復工廠工地隨機開展指導督察,重點督察人員超過50人的工廠、辦公場所、項目工地,要求各工廠工地員工用餐采用分餐配餐,不得聚集用餐,用餐時不得面對面聊天。各大工廠、辦公場所、項目工地內部也各組建1支糾察隊,于用餐時間對員工用餐進行督察糾正,避免員工聚集用餐,引導員工錯時用餐、用餐時不交流、專心吃飯。
北峰街道
北峰街道堅持黨政領導掛片入企業,實行企業復工復產“五員工作法”,市、區兩級下派干部、街道黨政領導和下片干部共113人按要求進入轄區企業,幫助企業抓好防控生產工作。由掛片黨政領導負責統一協調,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產,鼓勵和支持企業家大膽開工、大膽接單、大膽生產,細心做好防控工作。“五員工作法”具體為:
做好政策宣傳講解員。街道及時對企業的需求進行回復和協調,制定企業復工復產核查流程,以管人為主和現場核實為準,全力助推企業加快復工。對達到復工條件的企業第一時間予以開工審核。要求各干部對政策的宣傳要到位,解讀要透徹,工作落實要細要實。截至21日,街道“四上”企業除一家水療酒店暫緩開業之外,其余全部開工開業;市、區兩級在建重點項目全部復工。
做好防控工作督導員。寬審核、強監管。企業復工后,網格員進行復工后監管,督促企業防控措施做到位,每日更新人員健康表;黨政領導和街道掛點人員每日巡查,確保復工返崗人員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外省返豐復工人員,由社區和企業聯合監管,每日監測體溫變化;積極與工信、商務、公安、人社等部門進行對接,及時跟進豐澤區以外來北峰街道人員的信息,并向社區報備,有條件的企業,在宿舍進行隔離,無條件的居家自我隔離。一旦發現有發熱現象的人員,立即送診,進行醫學觀察。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穩步復工,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做好復工復產指導員。精準幫扶,制定一企一策,對復工的工人一人一策,靈活運用。形成社區、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所和街道的聯動機制,對企業開展復工進行相應的指導。因受疫情影響,復工企業部分員工為市外甚至省外人員,無法及時返工,人員缺口大,導致企業復工后開工不足。針對此項問題,將各企業缺工情況進行整理匯總,并通過微信、公眾號等網上平臺予以公布宣傳,幫助企業招工,緩解企業用工緊缺的問題。針對因疫情防控需求短時間內不能復工的企業,結合廣大中小企業經營現狀,通過溝通協商,采取共享員工的方法。
做好企業需求協調員。動員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到轄區重點企業進行走訪,強化對企業的精準服務和防疫物資保障,緊急協調為一鳴交通電器、曦日藝品、東暉包袋廠和遠成紙質制品等企業一線職工配發防護口罩,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制約難題。詳細了解企業復工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由掛片黨政領導負責統一協調、提交黨政會,第一時間協調解決,竭盡全力幫助企業安全復工。積極與市、區人社局等溝通,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用工荒的情況。
做好企業信息統計員。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訂單、人員等相關信息,統一上報給黨政領導進行匯總、研判,制定出臺優惠政策措施幫扶企業共渡難關。密切跟蹤監測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做到服務上門、工作下沉、精準對接、因企施策,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疫情防控力度不減、企業安全復工生產。
城東街道
突發疫情給企業生存帶來嚴峻挑戰,企業對于復產復工意愿強烈。城東街道找準定位,當好“三角色”支持,全力為企業復產復工保駕護航。
統籌兼顧,做好復產復工“指揮者”。城東街道成立復工審核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坐鎮指揮企業復產復工審核工作。經過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出臺《城東街道開展復工審核工作初步方案》,通過定方案、定措施、定步驟,保障復工審核要求明確、嚴格有序。同時,在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做好因地因企制宜,實行一對一、點對點的幫扶措施,對轄區內企業進行指導、現場核實和審核,貫徹落實“一批優先、一批有序、一批暫緩”及“三個優先”要求,指導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穩中求速,做好復產復工“服務者”。個別企業因防控物資缺失,員工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而無法達到復工條件取得開工許可證,根據實際情況,指派街居干部一對一深入企業幫助尋找問題并及時解決。根據部分企業提出的共性問題,街道領導深入一線、共商措施、協調解決,動員西福箱包商城為入駐商家免去2月份的租金,為東星社區7家企業、2家商戶減免部分租金,研究制定霞美社區威娜制衣公司80余名外來員工有效管控的方案。已審核開工334家,其中四上企業78家(街道四上企業總79家,其中一家沃美影院暫緩開業),復工率已達98%以上,員工5918人。
一線走訪,做好復產復工“監督者”。為保障轄區內復產復工全過程可控,街道復工審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督查組,每日對已審核通過的企業進行走訪督查、核實開工狀況,嚴格檢疫查驗和防護,確保復工復產的企業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條件,對檢查情況不合格的企業,及時督促其整改,將防范措施落實到位,毫不松懈地抓好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復工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企業法人切實擔起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定周密可行的應急處置預案,做好復工“全環節”防疫準備工作。對未開工企業進行實地走訪,特別是針對場所相對封閉、人員相對聚集的文體娛樂經營性企業,防止出現未經審核私自開工現象發生。在督導過程中注重問題的發現和企業反映的反饋,根據街道現有情況,進一步優化操作處置流程,并加強工作指導,便于實際操作。
清源街道
清源街道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各社區,網格人員堅守崗位,全方位、無盲區管控人員流動情況,針對居家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對象,堅持“2+5”專班管理服務制度,利用物資代購、測量體溫等服務時機對隔離對象情況進行“一對一”確認。
全面落實復工復產有關規定,督促轄區企業上報返崗員工“花名冊”,結合大數據手段開展返豐返崗員工春節期間流動軌跡排查,防止企業瞞報漏報;對轄區在建工地、工業企業等重點企業場所常態化開展巡邏,督促企業整改問題15處。
該街道以《泉州豐澤區關于應對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度時艱的十二條措施》、泉州豐澤區“暖企”15項措施”、《泉州豐澤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一線指揮部第13-15號通告》為宣傳重點,持續通過政企聯系群、小區群、物業群、工作群、黨員群等線上推送防疫知識和政策動向,持續通過“大喇叭”流動宣傳車、設立防疫宣傳點開展線下宣傳,轉發正能量宣傳信息2000多條。
豐澤街道
豐澤街道堅決打好復工復產攻堅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學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當好企業“指導員”。成立1個重點企業審核組及13個網格聯合審核組,270名區直下派干部、市場監督管理豐澤所干部、街道社區干部,化身“駐企指導員”,為轄區11016家企業提供精準有效服務。高斯康(福建)機電有限責任公司、泉州市恒安民爆物品有限公司等為歸屬豐澤街道四上企業,但企業實際辦公地址位于街道轄區外,復工審核存在不便,得知情況后,街道為其開放綠色通道,第一時間與區直主管部門及企業辦公地街道取得聯系,加快企業復工審核效率。
當好企業“貼心人”。企業需求在哪里,我們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我們的復工指標均已通過審核,但是購買的口罩還在物流運輸途中,員工缺少充足的口罩,無法復工。”審核過程中許多企業都面臨著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為此,街道物資組及時向上級請求支援,提供購買渠道,為轄區50家企業爭取到口罩15700只。東涂社區從社區物資儲備中撥給盛鴻公司口罩100只,為泉中律師所捐贈消毒液進行防疫。豐澤街道、社區以最貼心的服務助推企業安全、有序復工。
當好企業“監督員”。“恭喜開工大吉,要嚴格實行每日測量體溫,做好通風消毒……”街道網格人員為復工企業一一張貼“開工大吉”宣傳單。“開工大吉”宣傳單是豐澤街道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創舉,一方面引導企業安全防護、誠信經營,另一方面也置復工企業于廣大居民群眾監督之下,督促企業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同時,街道成立8個督查工作組,20名督查人員對轄區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力促街道經濟開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