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唐小玲 陳曉洋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金秋九月,華安縣高安鎮坪水畬寨的百畝梯田迎來豐收。9月23日,畬族村民們手持鐮刀穿梭梯田間,用傳統方式收割稻谷。層層疊疊的田壟間,金燦燦的稻穗隨風起伏,宛如大地鋪就的金色綢緞。汗珠與稻粒共舞,奏響了一曲農耕文明與現代鄉村振興的和諧樂章。

據了解,由于今年雨水足、光照好,加上縣農技專家指導科學種植,預計畝產上千斤。村里培育的特色品種“烏頭巖大米”因生長周期長、山泉灌溉等優勢,市場售價較普通稻谷溢價顯著。這種“優質優價”的種植模式,讓村民們在傳統農耕中嘗到了科技興農的甜頭。

作為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坪水村的梯田不僅是糧食生產基地,更成為鄉村旅游的核心資源。秋收時節,層層疊疊的金色梯田與云霧繚繞的畬鄉山寨相映成趣,吸引著大批游客前來攝影寫生。村里順勢發展起來的農家樂、農產品展銷點,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從稻穗飽滿的田間到游客如織的山道,坪水村正用金色的豐收圖景,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