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記者趙曉輝、陶俊潔)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近日在京正式成立,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出任會長。這意味著開發性金融將由國家開發銀行的個體實踐轉變為一種社會化的模式。
“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將充分發揮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作用,與國開行的投融資優勢協同,共同推動開發性金融事業發展,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陳元在成立大會上說。
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說,我國金融領域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資金的期限錯配,缺乏中長期融資機制,而我國城鎮化方興未艾,對中長期資金需求很大,開發性金融大有可為。
對于促進會成立之后的工作,陳元說,要大力提升開發性金融社會化的能力,同時大力加強與國開行的業務協同,依托促進會旗下上海遠東公司,為國開行增加評級職能,積極參與國家信用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評級機構,推動建立行業風險指數等。
陳元還表示,要充分整合會員資源,推動地方政府和會員設立城市發展和產業基金,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以社會化方式,提升促進會引領社會融資和金融創新能力。
據了解,開發性金融200年前誕生于歐洲,主要發揮連接政府和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十多年前,作為中國開發性金融的機構承擔者,國家開發銀行開啟了開發性金融在中國的探索和創新歷程。
開發性金融建立的中長期融資機制不僅適應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青睞。不久前,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呼吁通過多邊開發銀行和區域開發銀行向基礎設施提供投融資,以確保發展中國家獲得穩定、充足和可預見的長期融資。“這說明,開發性金融將在世界經濟格局向更平衡的方向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陳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