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鋼男籃海報團隊揭秘:負責人是遼籃鐵粉 9人設計
本賽季,遼寧本鋼男籃的賽前海報突然就火了!
要知道,每一張優秀的海報,不僅僅是一次對球隊的激勵,更是一次創意的迸發,是一次文化的交融,是一次價值的傳遞。
而遼籃在本賽季,似乎在這方面做得格外出色,幾乎每一期的海報,都能收獲一片好評之聲。在大家感嘆這些海報設計精美或創意十足之余,本報記者也專門采訪遼籃海報設計團隊的負責人婁雪松,由他來為讀者朋友們揭秘那些海報背后更為精彩的故事。
海報呈現已不局限二維世界
作為CBA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比賽海報在近兩年開始逐漸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到了本賽季幾乎每家俱樂部都在嘗試獨具風格的海報,來為球隊即將到來的比賽進行造勢。
對于遼籃來說,本賽季他們也同樣在海報上下了不少的功夫,而且效果顯然還不錯,有很多期都能夠被球迷津津樂道,甚至在一些網站進行的評選中頗受好評。
而且和其他俱樂部相比,遼籃不但在海報的創意上花費了不少心思,還在呈現的方式上做出了很多嘗試,比如將靜態的海報升級為動態的動畫,讓很多創意可以在動態效果之下呈現得更為精準。
將遼籃的海報創意呈現推至巔峰的,則是常規賽第十七輪主場迎戰吉林隊時,推出的那一款《切磋》。因為除了常規的靜態海報和動畫表現之外,遼籃還嘗試將海報中所描繪的兩隊吉祥物坐下來切磋電子游戲“坦克大戰”這一場景,從二維世界搬入了活生生的三維世界,由兩位身著各自主隊球服的球迷當著現場近萬名觀眾的面,在球館大屏幕上盡興地PK了一把。
這一次嘗試,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效應。從遼吉兩隊的球迷來說,不但將海報中原本傳達的“兄弟溫情”很好呈現,還通過現場球迷的互動來使主題進一步升華;而從整個CBA層面來講,也是為緊張激烈的職業聯賽,增添了一份輕松和娛樂化的價值傳遞,在更廣泛的領域引起了關注與討論。
精彩創意來自團隊智慧
截止到目前,遼籃已經為常規賽發布了22款海報。每輪一款,從未缺席。
這些海報從風格上來說比較多元,比如揭幕戰前寫實風格的《豹發力》,第五輪迎戰同曦隊的手繪風《豹款》,第十輪挑戰山西隊時寓意深藏的《無酒不歡》,第十三輪做客浙江時玩起了文字游戲的《幾家歡喜幾家愁》等等……
顯然,這些海報不但在表現形勢上力求精美,在創意層面上更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甚至讓不少球迷驚呼,遼籃這海報設計上的腦洞實在是一個接著一個,有點厲害!
事實上,在這些精彩創意的背后,并非一人之功,而是一支多達九人的設計團隊在不斷貢獻著他們的集體智慧。
婁雪松是這支團隊的負責人,身為一名撫順小伙,他說自己從小就是遼籃的鐵桿粉絲,后來在沈陽求學并打拼了幾年后,如今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主要就是做傳媒與設計。而他和遼籃能夠以海報結緣,則是因為上賽季季后賽時的一次即興之作。
當時遼籃在季后賽遇到福建,福建就出了一款主題為《拉開你所戀》的海報,非常巧妙地表達了要擊敗遼籃的寓意。婁雪松當時就和公司里的小伙伴一起動腦,設計了一款《鐵鍋燉大魚》的海報作為回應,沒想到一下子就在網上火了,而且還引起了遼籃的轉載與關注。
本賽季,婁雪松帶著他的團隊正式開始為遼籃制作官方海報,每一輪比賽前都需要九個人在群里各自提交自己的腦洞創意,然后再優中選優。這也是為什么今年遼籃的海報,會給人一種風格多樣的感覺。
“我感覺海報的風格盡可能不要固定,給球迷和球隊一種不同的感覺”,婁雪松說道。
海報創意需要考慮很多細節
當CBA的海報文化開始逐漸繁榮之后,其實很多以前從未遇到過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尤其是在海報的設計上,其實并不是隨意地去表達和創作,而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
關于這一點,婁雪松也介紹了他們團隊的創作心得。他認為當前最需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就是要避免版權糾紛,其次則是在創意表達上注意把握相關的尺度。
以遼籃的這些海報為例,為了避免陷入版權糾紛,每一期的素材他們都盡量來通過原創實現,包括圖形和字體大多都是手繪完成的,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海報都會呈現一種比較卡通的風格。
比如在第十四輪遼籃客場挑戰廣州隊的時候,曾推出了一款名為《走進新時代》的海報,海報主體是一段手寫的歌詞。婁雪松說,那一段歌詞其實是自己一筆一筆寫出來的,“我平時其實寫不出這么好的字,但為了避免字體遇到版權問題,不敢直接用網上的,所以就借鑒了一些字帖,然后自己一遍一遍地慢慢臨摹。”一共30個字,讓他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
而對于創意尺度的把握,其實也很費心思,因為既然是比賽的海報,多少需要帶一點點的“攻擊性”,但是又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夠太過分,尤其是不要給對方俱樂部造成侮辱。這一點,其實是很有難度的。
比如常規賽第八輪遼籃主場迎戰北京隊的海報,原本在最先出爐時使用的文案是“毫無鴨力”,但是在最后定稿的時候, 婁雪松覺得不太妥當,因為當時北京隊勢頭很盛,而遼籃在開局階段比較坎坷,如果用“毫無鴨力”不但顯得有些自大輕狂,也顯得不太尊重對手。因此這款海報最終將文案修改成了“頂住鴨力”,更為精準地傳遞出了兩支球隊當時各自所處的局面。
海報文化使CBA更多元化
一張好的海報,能夠給整個聯賽帶來怎樣的“增色”?
當海報文化開始在CBA突然升溫之后,給整個聯賽帶來了許多新鮮的活力。球迷們在關注比賽之余,也逐漸開始關注起每一輪的賽前海報,并且形成了固定的話題,這也使得CBA的文化輸出變得更加多元化。
而在海報設計師的眼中,這些海報還能夠起到文化交融的作用,“其實以前來說,很多球迷都是只關心自己的主隊,很少會關心對手的情況,更不用說去了解對手的球隊或者俱樂部文化。但是現在隨著各家都在制作海報,就給了球迷們一個橫向對比的機會,去通過海報了解到不同球隊的風格、文化”,婁雪松說道。
因此,在遼籃本賽季的海報中,也盡量有意地去突出對手的文化特點,通過海報這種形象和符號化的輸出,使得遼寧的球迷能夠更多地去了解其他俱樂部。
比如在常規賽第十一輪遼籃客場挑戰四川隊,以及第十五輪主場迎戰同曦隊時,分別發布了主題為《大鯨失色》和《猴子撈月》兩款海報。這兩款海報有很多共同之處,一方面是都是采用了傳統成語或者寓言故事的文化內核,來預示遼籃擊敗對手的信心。同時,也在設計元素中,使用了鯨魚和猴子兩種動物,來隱喻了對方俱樂部的核心文化。
“當海報剛推出來的時候,真的是有很多球迷來問我們,為什么和四川比賽的海報要畫一條鯨魚?為什么和同曦隊的比賽要畫猴子?”婁雪松解釋說,這是他制作海報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感受,就是很多球迷原來真的不太清楚,四川隊的LOGO就是一只鯨魚,而同曦隊的LOGO則是以“大圣”為原型的猴王。
海報文化在聯賽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還有很大的潛力,比如衍生更多的周邊文化產品,對于整個聯賽的經濟或許也會有所促進。而這些,則是一個更成熟的聯賽應該擁有的。
遼沈晚報、聊沈客戶端首席記者 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