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冰說,他2007年高中畢業后就參加工作了,當年僅有18歲的他到舅舅家的陶瓷廠幫忙,然后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與朋友踩著單車,到處去發現不同的風景。就這樣,賴文冰漸漸融入了潮州當地的騎行圈,開始迷上這項運動,所騎單車和騎行裝備也不斷升級。
愛好運動的賴文冰保持著良好的作息規律,每天早上5點半準時起床,然后到公園里走走逛逛。“2012年,參與騎行有5年了,每次去公園都看到不少人在跑步,跟著跑了一下,意外發現自己在這方面很有潛力。”賴文冰說,也是在2012年,他才真正認識了馬拉松。
自此,賴文冰開始了跑步,并逐漸愛上了這項運動,開始喜歡在自己名字前加上一個“潮州跑者”的前綴。2013年10月1日,揭陽市榕城區舉行半程馬拉松賽,賴文冰抱著試一試心態參賽,不料以1小時22分48秒摘得潮汕籍選手第一名。正是在這次比賽中,賴文冰認識了庵埠星火長跑隊的小伙伴們。
2014年,賴文冰成為庵埠星火長跑隊一員,并先后到寧波、山東、上海、廈門、深圳等地參加馬拉松賽事,成績都還不錯,基本上保持在3小時10分到3小時53分之間。為實現從一個愛好者到業余再到相對專業一點的選手的轉變,賴文冰還于2016年9月,獲
得了北京比戈跑步學院跑步教練認證,并成為庵埠星火長跑隊的長跑教練。
困難
遭遇親友不理解 終因癡迷而堅持
近幾年來,長跑突然間“火”了起來,各個城市爭相舉辦馬拉松賽事,許多城市甚至出現報不上名等一票難求的局面。偶爾跑一跑還是有很多人樂意的,但一旦試圖將跑步作為自己的事業,就可能會招來親友們的批評與責罵了。
賴文冰說,他熱衷運動以來,已騎行五年,跑步五年了,最初家里人其實也并不是特別能理解他。“一個是覺得沒什么用,另一個是覺得整天在外面騎車、跑步的,又辛苦又危險,害怕我落下一些傷痛。”賴文冰說,他是家中幼子,父母最關心的是他的安全和健康問題。
面對親友的不理解,賴文冰只能不斷地溝通和解釋,并用一些科學數據開導家人稱,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通過科學方法進行系統訓練,不必太過擔心。
在此次三亞到潮州的挑戰中,賴文冰幾乎每天一條信息,簡單向家里人匯報行程以及路上見聞,但從不敢透露一些不好的遭遇。在賴文冰堅持下,親友們也慢慢開始理解并接受他的這份熱愛了。
據賴文冰透露,此次他從三亞跑步至潮州,幸得一路上有不少跑友的支持和接待,他總共才花費8000余元。“主要花費都是在住宿和吃飯上。”賴文冰稱,接下來他還要繼續他的“跑步中國”項目,計劃明年從江蘇跑步到廣州,然后用六年時間,跑遍中國。
1990年出生的賴文冰,生肖屬馬,在一篇關于他的介紹的文章中,稱他恰似一匹永不停蹄的千里馬。賴文冰對此頗為認同,他稱他正在策劃要將“跑步”作為事業去發展,在“跑步”這條道路上繼續向前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