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晚,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與柯文哲的電視辯論上演。華廣網10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評論文章指出,雖然兩位候選人發揮正常,卻表現一般,還是有些辜負外界的期待,辯論沒有擦出耀眼的火花,未對選情造成明顯影響。
全文內容如下:
11月7日晚,醞釀已久、波折不斷的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與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間的辯論終于上演。雖然兩位候選人發揮正常,卻表現一般,還是有些辜負外界的期待,辯論沒有擦出耀眼的火花,未對選情造成明顯影響。
對于這次辯論,島內各界的看法不一,基本是五五開,有認為連勝文表現不錯,也有稱柯文哲表現較佳。國民黨籍“立委”吳育升態度明顯偏向連勝文,表示辯論開始時連、柯表現都很平,但連勝文后來表現愈來愈好,攻守俱佳;柯文哲到后來似乎陷入自己的情緒中,充滿抱怨與自說自話,實問虛答或答非所問。連勝文不煽情,保持理性地攻擊,辯論連勝文明顯加分。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副教授鈕則勛認為連、柯總體表現不錯,衣著上連勝文穿西裝體現了對市民的尊重,柯文哲穿白襯衫意在凸顯和素人的接近性;儀態上,連略勝一籌,手勢豐富,柯經常看稿,且眼神無法聚焦在攝影機上;戰術上打成平手,連采攻勢戰略,尤其暗批柯文哲,有挑戰品牌的概念,柯用哀兵戰術,以接近素人的策略形塑自己遭受迫害,包括太太不能助選、部屬被約談等;交叉詰問,柯文字渲染力較強,謹守主軸批藍綠對決,而連雖實問虛答,但也會用相關論述去包裝比較難答的問題;結論部分,柯略勝一籌,連再次強化鞏固中產階級、中小企業,柯則是感性訴求,謹守素人特質,創造共鳴,強化“相信”手中一票可以改變,把素人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臺“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理事、高雄女中辯論社指導老師王彥渤指出,儀態上,連穿著正式,勝過只穿白襯衫的柯文哲;傳播力表達上,連明顯口齒較清楚,也善用手勢,柯咬字不清,又經常看稿;相互詰問上,柯準備充分些,連容易虛答,沒有實質回答柯的問題。網民對辯論看法不一,有的贊揚連勝文一身黑西裝,相當英挺,與初選相比,已明顯“瘦身有成”,申論鏗鏘有力,立論清楚、口齒清晰,紛紛留言給予支持。有的則贊柯文哲表現較佳,“超帥”、“霸氣四溢”;有的則認為其不沉著,被連勝文激到“憤怒值上升”,辯論表現到后來并沒有多好,氣勢稍弱。
正是由于兩人的表現相差不大,辯論未對選情造成太大沖擊。臺《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于辯論前后所作的民調基本一致,該中心于連、柯辯論會前一天進行民調顯示,柯文哲以三成九的支持度領先連勝文的二成九,雙方差距10個百分點,百分之二支持其他參選人,二成八選民未決定;辯論會開始30分鐘后的同步調查發現,辯論對連、柯選情尚無影響,40%力挺柯文哲,29%擁護連勝文,雙方支持率與辯論前幾乎一致,2%支持其他參選人,28%選民未決定。不過,與該中心10月中旬民調相比,連勝文微升,柯文哲略降,當時柯、連支持率為42%對29%,柯領先13個百分點,現今兩人差距拉近為11個百分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民調顯示辯論表現柯文哲略佳,臺灣《聯合報》民調中心民調顯示,在收看辯論會的臺北市選民中,40%肯定柯的表現較佳,27%認為連的表現較出色,8%覺得兩人辯才不分高下,23%無意見。
而臺灣“三立”網絡民調則顯示,至當晚10時辯論結束止,認為連表現好的票數僅276票(1.34%),而認為柯表現佳的票數高達20365票(98.66%)。出現這種一面倒的情況原因恐怕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三立電視臺的政治立場作祟,該媒體深綠政治色彩濃厚,民調政治水分頗多,面對這可能是選前唯一的、也可能是最后一次辯論,“三立”自是不忘借此拉抬泛綠力挺的柯文哲選情,爭取將之推上臺北市長寶座。所以,出現如此民調一點也不奇怪。上屆五市選舉,三立電視臺、“自由時報”等綠營媒體選前民調曾顯示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蘇貞昌領先國民黨候選人郝龍斌約10個百分點,而選舉結果蘇卻大輸10余萬票。另一方面,可能是登錄“三立”網絡的多是色彩偏綠的網民,他們多支持色彩深綠的柯文哲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恐怕也是“三立”民調出現一面倒、認為柯表現好的原因。(本文作者為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