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臺灣房市波折不斷,根據房仲業最新一季的的房屋指數調查,最近“三個月到半年內”想進場購屋民眾比例由上季的4.2%落到本季2%,換算人口足足少掉40萬人。而“2年內有購屋計劃”比例為44.4%,也較上季下降4.2%,是5年來最低的一季。
中信房屋昨天發表“第三季宅指數”顯示,“不動產”連續23季蟬聯最抗跌保值冠軍,比例較上季回升1.7%達到39%,亞軍則是“保險”,季增1.5%達到14.9%,顯示民眾仍熱衷于抗跌保值型投資。
但在臺灣當局打房及限貸令壓力下,民眾購屋意愿氣氛持續低靡。調查發現,“2年內有購屋計劃”的民眾,占比為44.4%,季降幅4.2%,創下 1998年第1季以來最低紀錄。短線“3個月到半年內”愿意進場的買方從4.2%跌至2%,以20歲以上人口數換算,總共約有40萬人半年內將不進場看房。極短線“3個月內”買房的民眾更只剩1%。
調查也顯示民眾購屋預算有縮減現象,全臺的購屋預算平均較上季下跌32萬至802萬(新臺幣,下同),又以雙北、桃園下跌最嚴重。臺北市購屋預算本季為1102萬元,比今年第1季跌了25.7%,也比去年同期跌了6.3%,創下2年新低;新北市959萬元,比上季下滑9.6%;桃園縣市為648 萬元,一口氣下修161萬,是全臺縣市中最大降幅。
對此,中信房屋副總劉天仁表示,當局一連串的打房措施,加上限貸令,使買氣潰散。“買氣已瀕臨潰散邊緣,打房應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