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道,勞保年金改革方案爭議未平,國民黨“立委”要求調高投保上限,工商團體則盼調降雇主負擔比例。馬英九昨天表示,提高投保上限“可能會發生道德風險”,只對收入較高的勞工有利;而目前雇主、勞工、當局“七比二比一”的保費分擔比例還是較恰當的。
現行勞工投保薪資上限新臺幣4萬3千9百元,被外界形容為“天花板”,多位朝野“立委”均要求掀開天花板、提高勞工投保薪資上限。
馬英九昨天接受電臺專訪表示,提高勞工保險投保上限,可能會發生道德風險,收入高的人可能只要多繳三年費用(依現制,勞保年金若一次領,以退保前三年平均投保薪資及工作年資計算),就可拿到比原先一次領的數倍金額,收入較低的勞工則無法獲利。
至于工商大老提出希望當局提高勞保提撥率,馬英九說,目前的勞保提撥率比率是雇主七成、被保險人二成、當局一成的“七二一”,當局認為這個比率是比較恰當的。
馬英九表示,企業界一定是希望減少負擔比率,但像民進黨的方案是當局都不要付錢,而當局現在這個方案對勞工和企業界都比較合適,希望年金改革能如期推動。
不過,國民黨“立委”廖正井指出,若放寬投保上限,“不可能讓民眾馬上提領”,可設門檻限制,民眾須繳交保費達一定年限后才能申請給付,未達門檻者則按比例發放,即可避免所謂的“道德風險”。
廖正井表示,“勞委會”一味否決“立委”提議,不思索解決方案或尋覓財源,根本是不用心。一位資深國民黨“立委”也批評潘世偉“懶惰又不做功課”,難怪被外界罵“官僚”。
這名資深國民黨“立委”表示,馬英九的說法與“勞委會主委”潘世偉的說詞大致相同,其資訊應來自勞委會。他表示,曾有官員告訴他,若勞保投保上限調升一個級距,當局就會增加幾千億新臺幣支出,勞保基金“馬上破產”,但這樣的數據是浮夸且不實的。
馬英九也表示,不管有什么意見,請“立委”提出對案,精算、量化成數字后,再看能否做到和能撐多久(勞保財務),希望能把大家的差距拉近,讓最后通過的“法案”是“政府掛保證,安心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