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在國民黨中常會報告“核四爭議”。
據臺灣媒體報道,核四議題爭議不休,“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表示,為去除民眾心中疑慮,當局已籌設“強化安全檢測小組”,重新檢查核四的安全性。預計花六個月時間確認核四工程是否安全無虞,最后會把測試結果完整公開,供民眾參考。
張家祝昨天到國民黨中常會報告“能源安全與核四爭議”,針對外界質疑核四安全,他也提出解釋,包括核四施工期間的缺失皆已改善,核廢料處理、防海嘯、防震等設計。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說,當局現在找臺灣外客觀具有公信力的專家組成小組,全力進行核四安全檢測,“安全檢測沒有問題,才會發執照”。
張家祝指出,目前已由各核電廠抽調45名資深工程師,加上12名奇異公司顧問,從四月起進駐核四廠,五月展開重新試運轉測試工作,預計用六個月時間確認核四工程是否安全無虞。
安全檢測小組檢測內容包括全部系統重新審查、履勘及試驗;執行測試,確定品質偏差事項及未完成工作項目需妥善處理;品質查證,確實核對測試步驟,留下完整紀錄。
他說,如果之前許多有疑慮的項目都檢查過,大家仍有疑慮,那就只好“重新再檢查一次”。這也是他為何特別請林宗堯來的原因,畢竟林在專業上非常堅持。
張家祝也提到,核四不是拼裝車。核四主要設備的核能蒸汽供應系統,由奇異公司提供、汽機系統由三菱公司提供,核廢料處理系統由日立公司提供,各依專業分工。
張家祝也針對核四不商轉的替代方案提出評估。他說,2026年再生能源發電,可由現行3.4%提升到10.3%,電力供給將集中于石化燃料,比重由現行74.3%,提升到88.6%。但未提及對電價的沖擊。
張家祝表示,如果核四不商轉,2015年起臺灣必須面對備用容量不足危機,將逐年降低,低于6%,隨時會有缺電危機,中電北送限電風險也增加,即使開放新建民營燃氣電廠,最快2022年才能逐步供應小部分北部地區用電需求。
張家祝表示,在確保核安、穩健減核前提下,當局已啟動核電廠除役計劃,既有核電廠不延役,核四廠必須確保安全才進行商轉。
有國民黨中常委認為,現在當局論述都放在核能安全,應該放在廢核后電價、成本的問題,多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