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啟程赴梵蒂岡。臺灣“中央社”圖
馬英九17日親自率團到梵蒂岡,參加3月19日舉行的新教宗就職典禮,他在facebook上留言回憶自己過去與天主教的淵源。馬英九提到,自己童年時代曾與祖母在天主教堂望彌撒、領救濟品;大學時代與神父、修女學習法文、英語對話;還有在“總統”任期中造訪臺南教堂,并合唱法文歌曲,以及回憶故樞機主教單國璽的往事。
據今日新聞網報道,馬英九說,這是是自己第三度造訪梵蒂岡,卻是首次以臺灣領導人的身份,率領慶賀團參加新教宗方濟的就職大典。馬英九稱,教廷是臺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這次出訪取名為“慶誼專案”,也就是要慶祝雙方71年來穩固的“邦誼”,他內心非常期待。
馬英九表示,他小時候家住萬華,每逢周日,常跟著祖母到住家附近西園路天主堂望彌撒、告解、領救濟品(奶粉、牛油、面粉、包谷粉)。
馬英九說,在1950年代的臺灣,上教堂有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意義。雖然懵懂,但對教堂的莊嚴肅穆,與文懷德神父(Fr.RemiVanHijfte,比利時籍,屬圣母圣心會)的親切博學,印象深刻。
他表示,自己大學時代跟苑秉彝神父學法文、跟安瑪莉修女學英語會話。擔任公職后,也有機會造訪臺灣各地的天主堂。
馬英九也提到,天主教故樞機主教單國璽,“是我多年敬重的長輩”。他說,單在去年辭世的時候,腕上還戴著自己送他的紀念表,“讓我深感不舍”。
馬英九率慶賀團17日晚間11時20分搭專機啟程赴梵蒂岡,意大利官方同意“禮遇通關”,馬一行人預計在教廷停留38.5個小時后返臺,可謂旋風式出訪。
馬英九在臺北市長任內,曾到英國、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作城市訪問,這是他執政后首次訪歐,也是臺灣首位參加天主教教宗就職大典的領導人。“外交部”次長史亞平強調,這次出訪行程單純,不會訪問第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