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國防部”13日公布2013年《4年期國防總檢討》(QDR),其中,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篇幅較前一次的版本縮短,臺“國防部”官員表示,兩岸在“政治互信基礎薄弱”前提下,不宜躁進推動軍事互信,因而采取保守態度。
據臺灣《旺報》消息,臺“國防部”根據《國防法》第31條規定,于新任領導人就職后10個月內提出QDR,以闡述未來4年“國防”政策方向,這次是繼2009年首次提出后,第2次公布?!皣啦块L”高華柱13日赴“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并備詢。
在野黨“立委”質詢,今年的QDR篇幅僅69頁,與4年前的版本比較,明顯縮水,質疑“國防部”對“國防”安全掉以輕心。高華柱答詢時稱,QDR是最高戰略指導文件,不可能詳述“國防”各個面向,細節部分將由其它單位說明。
籌建無人飛行載具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就報告提及,軍方要籌建下一代戰機與無人戰斗飛行載具,是否代表臺軍要自制戰機,不再向外采購?
高華柱答稱,這部分一直都在規劃中,但自制戰機挑戰極高,“國防部”會嚴肅面對,而報告所指的無人戰斗飛行載具,軍方將傾向自制。
臺“國防部”13日晚間的新聞稿稱,有關籌建“下一代戰機”的方式不排除任何選項。
美方未回應艦機軍購
針對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質詢,“國防部”是否曾向美方提出潛艦與戰機采購需求,高華柱答詢時證實,不過“美方還沒有回應”。
13日下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媒體詢問為何今年的QDR僅以一段文字敘及“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成云鵬答稱,從朝鮮片面撕毀《韓戰停戰協定》可知,兩岸若沒有足夠的政治互信為前提,軍事互信應采取保守態度。
“國防部”副部長楊念祖則指出,雖然近幾年兩岸頻繁互動并累積些許互信基礎,但目前的環境仍不足以碰觸軍事互信議題。
今年的QDR指出,當前兩岸政策是依據“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先經后政”原則,以經貿、文化及民生議題為主軸,逐次推動兩岸交流,累積互信。軍事互信議題目前主客觀條件尚未成熟,未來將配合政府政策,審慎研議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