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7日召開的市委六屆九次全會上,18名非公企業家代表參會。他們來自鞋業、食品加工、裝備制造、房地產等行業,不僅應邀出席了大會,還參加了分組討論。這是市委全會首次邀請非公企業家參加。

非公企業家代表應邀參加市委六屆九次全會,并參加分組討論。 蔡昊 攝
會議期間,市領導參加了分組討論,與企業家們面對面,交流探討加快轉型升級的思路舉措。參加這樣高規格的會議,企業家們倍受鼓舞,積極建言獻策。
鞋業是莆田傳統優勢產業,莆田的制造工藝具有世界級的水平。從事鞋業制造26年的莆田力奴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金星認為,實現莆田鞋業產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莆田鞋企可通過抱團發展,集中力量共同謀劃布局,打造品牌。傳統鞋企還應考慮供應鏈改造,進行柔性生產,實現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定制。時興的網絡對于莆田鞋企發展是個機會,鞋企要抓住機會,充分利用阿里巴巴、京東等網絡平臺,拓寬營銷渠道。
“用工成本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機器換工’是莆田制鞋業產業轉型的必然選擇。”郭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劉建祥說,該企業正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轉型升級,逐步實現生產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
全會提出,強化資金、用地、人才等保障,創造有利于轉型升級的良好環境和條件。這讓企業家感到振奮。閩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國榮說,隨著國家金融政策逐步放開,企業要積極介入資本市場運作,發債融資,用足夠的資本支撐起好的項目。政府要做好服務工作,積極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他建議政企加強互動,政府與企業家建立定期交流機制。
加快轉型升級,政府是推手,企業是主體。海安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暉說,做大產業,重在招商引資。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除了政府引導、支持外,企業自身關鍵要做大經濟總量,而這要靠有實力的企業家。政府應抓住在外莆商多、實力強這一優勢,吸引民資回歸,讓莆商回鄉創業,把家門口的資源開拓好,為家鄉發展作貢獻。海安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繼續做大產能,同時拓展輪胎產業鏈,帶動相關產業回莆發展。
“邀請我們參加市委全會,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企業發展的關心,對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視。”參會企業家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結合實際、乘勢而上,有效作為,在轉型升級中走前頭,為打造莆田產業升級版貢獻力量。(記者 李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一味鄉愁 四海知音——看“莆田”餐廳如何2025-11-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