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在莆田市城廂區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城廂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林秀冰向大會作了《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5年來,該院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始終秉持提升檢察公信、促進檢察親和的工作理念,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各項檢察工作平穩健康發展,取得累累碩果。獲授第五屆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榮譽稱號,連續兩屆獲評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連續五年被表彰為全市先進基層檢察院。

林秀冰檢察長向大會作《莆田市城廂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鍛造隊伍筑根基
最近,城廂區檢察院喜事連連,3名干警在全國檢察各類業務競賽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業務標兵、能手稱號。其中,該院偵監科副科長徐晉雄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我省檢察機關首個在全國檢察業務競賽中取得第一名的檢察干警;多篇調研文章在國家級論壇中獲獎,多名干警受邀參加高層學術論壇并發言;該院黨總支被評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道不完的喜事,正是該院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檢察工作的根基夯實筑牢的成果。

舉行首批入額檢察官憲法宣誓活動
五年來,該院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活動,持續深化“兩提升五過硬”建設和“人才、人格、人文”三項教育,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充分發揮黨建帶動作用,大力弘揚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和法治信仰,鞏固職業良知和道德操守,為民、務實、清廉蔚然成風;始終將檢察文化融入檢察工作,注重氛圍熏陶,倡導學研互促、全員參與的學習大格局;檢察調研成果突出,調研文章連續4年斬獲全省檢察理論年會一等獎、連續3年獲獎總量居全省基層院首位,1名干警入選全國首批理論調研人才庫;突出骨干人才和后備梯隊兩個重點,確立練賽培養、拔尖引領、使用激勵三大思路,爭創一流的良性動能持續顯現。1名干警被評省級業務專家,3名干警入選全國人才庫,3名干警入選省市級人才庫。
忠誠履職守正義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所有的訓練和提升,都是為了用于檢察事業;有了扎實的根基,檢察事業才能蓬勃發展。
5年來,城廂區檢察院切實把群眾的平安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善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職盡責。敏銳把握社會治安新形勢和刑事犯罪新動向,5年來共依法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2060件2799人、提起公訴3621件4812人。查辦貪腐力度大,堅持“打虎”“捕蠅”并重,立案偵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107件126人,涉案總金額1.02億元,累計挽回國家經濟損失320.87萬元,其中貪污賄賂犯罪案件85件99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22件27人;所查辦案件中涉及處級干部4人、科級干部31人,大案要案占總立案數的62%。以柔性司法傳導人文關懷,將恢復性司法理念貫穿執法辦案全程,促進修復受損社會關系。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捕訴監防一體”工作模式,落實分案辦理、犯罪記錄封存、合適成年人全程參與等司法保護措施。對初偶犯、過失犯以及因鄰里、家庭、親情等糾紛引發的輕微刑事案件,運用檢調對接、釋法說理,促進矛盾化解。
同時,該院嚴把案件質量關,構建證據為核心的刑事指控體系,全面貫徹證據裁判規則,嚴格落實非法證據排除、瑕疵證據補強等規定;規范每案必訊、聽取辯護人意見、檢委會研究把關等制度,充分發揮審前過濾作用,捕后無絕對不訴、訴后無撤回起訴。
創新模式亮點多
在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城廂區檢察院積極參與,努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該院扎實推進“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創建工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案一策”個性化、套餐式的幫教機制日臻完善。已幫助26名失足未成年人重返社會,莆糖社區涉案未成年人矯正項目被列為全國首批示范項目。

開展青年干警評議庭活動
同時,該院將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導入律師參與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機制,運用公開聽證、公開答復、第三方中立力量參與等方式,妥善處理涉檢信訪38件,控申舉報接待室連續兩屆獲評“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該院主動下沉檢力,設立巡回檢察華林經濟開發區工作室,完善訴求銜接、檢企共建、維權監督、懲防犯罪、普法宣教、輿論引導等六項機制,打造升級版的司法服務保障平臺。
此外,該院設立全市首家派駐基層派出所檢察工作站,發揮關口前置作用,實行案件互動式備案審查機制。通過審查破案經過、強制措施、實體證據和對比處理結果,建立對執法辦案質量的定期評析通報制度,促進偵查行為公允。率先推行“一人承辦、二級審批”和“1+N主辦檢察官辦案組”司法責任制,檢察官辦案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實現了辦案組織的扁平化、專業化,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嚴守底線循規矩
城廂區檢察院全面加強法律監督,嚴守“三條底線”,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權威,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該院運用糾正違法、檢察建議等方式監督不當立案、不當撤案252人,追捕追訴漏犯208人、漏罪113起,糾正了3起錯案,從源頭防范冤假錯案發生。把有礙訴訟權利的程序不法、量刑不當等問題作為重點,建立刑事裁判文書個案比對與類案分析的對抗式審查機制。糾正審理違法54件,依法提出抗訴17件29人,運用檢察建議敦促規范罰金刑適用標準等事項13次。

開展憲法宣傳日活動
同時,該院嚴格執行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積極構建多元化監督格局。加大對民事行政裁判、執行監督以及調查核實權行使力度,受理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案件263件,敦促立案、提請抗訴和監督執行140件,糾正民商領域虛假訴訟4件,對123件不服法院正確裁判的案件做好息訴服判工作。
此外,該院積極發揮司法公開對司法公正的倒逼作用,以公開促公正立公信。推動檢務公開從職能職責公開向案件信息公開轉變、從程序性公開向實體性公開轉變;實行網上查詢、電話查詢、觸摸屏自助查詢、微博微信查詢和崗位查詢“五位一體”機制,公開起訴書、不起訴決定書等各類終結性法律文書1973份。從嚴治檢抓行為規范,深入學習貫徹《準則》《條例》,嚴格執行《檢察人員八小時外行為禁令》等各項檢紀檢規;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落實“兩個責任”,促進監督檢查、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的有效結合,檢察隊伍風清氣正。緊扣執法辦案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建立問題導向、整改提升、制度約束、評價問責循環體系;建立健全數據導向的執法記錄檔案、辦案績效考核以及錯案追究責任等工作機制;統一業務管理系統過程監督、數理分析和管控預警功能覆蓋執法全程,司法辦案置于實時流程和系統程序的雙重監管之下,檢察權運行更加嚴實。
(本報記者 林振華 通訊員 胡曉楠 戴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