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制梁面通過大型機械架設在橋柱上
繼荔涵大道和324國道之后,作為連接莆田市區和涵江的第三通道,白塘路于2014年開工,工期30個月,將于2017年竣工通車。昨日,記者從莆田市城投集團獲悉,白塘路涵江段工程進展迅速,目前已經完成近2公里的橋面鋪設。據介紹,白塘路建成后,涵江往返市區僅需10分鐘時間。
涵江段高架橋橋面鋪設進度過半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白塘路涵江段看到,該工程涵江路段的高架橋橋面鋪設進展順利,高架橋橋面鋪設長度2公里,占到整個項目長度一半。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已鋪設完成的橋面安裝鋼筋混凝土護欄,并繼續吊裝剩余的橋面。
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高架橋的橋面都是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先前已在工廠內預制完成,之后運送到工地,待沿線的橋墩建設完成后,這些橋面通過吊車安裝,橋縫直接再用混凝土填補,最后用瀝青蓋面。
記者從莆田市城投集團獲悉,白塘路的起點為中心市區東圳路與荔園路交叉點,終點為涵江市區南環城路與涵港大道交叉點,全長約4.1公里,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道。路幅寬度40米,主路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車速60km/h,車道寬度3.5米,沿線經過荔城區濠浦、七步、長豐村和涵江區東墩、顯應村等。項目預計投資總額8.5億元,工期30個月。
橋墩已建成80余個路程縮至10分鐘
記者沿著白塘路往市區方向前行,發現該工程大部分采用高架橋設計,避免與沿線村莊道路形成交叉口。記者了解到,在白塘路項目中,橋梁總長為2.79公里,其中主線高架段長2.688公里,約占該項目全長的2/3。包括荔城段在內,目前已完成80余個橋墩建設。
據悉,白塘路建成后,將成為往返市區和涵江最優、最快的道路。目前,市民往返市區和涵江可選擇324國道或荔涵大道,不過這兩條道路繞行距離較長,有10多公里,行車要花近半個小時。白塘路通車后,市區往返涵江時間將縮至10分鐘左右。
此外,該工程位于城市北洋綠心中部,白塘路建成后除了承擔涵江和中心城區的往返交通,還將成為綠心片區的主要對外聯絡通道。(記者 陳晉/文 馬俊杰/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中國—東盟經貿文化交流展開幕 機器人、機2025-11-1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