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14日訊 由于緊鄰莆田學院,莆田學園花園小區的店鋪成了餐飲旺鋪,多年來租金持續上漲,如今月租已達到5000多元,接盤老店甚至需花費數萬至十萬元不等的高額轉讓費用。

學園花園小區內開了近50家餐飲店
不過,小區內餐飲店林立的場景或許即將消失。一場小區業主和餐飲店經營者多年的擾民之爭,將要進入環保執法程序,在對開發商莆田立豐房地產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之后,環保部門打算出狠招整治小區環境,擬對餐飲店經營者開出10萬元的高額罰單。
而由于開發商拒絕執行行政命令,恢復小區店鋪原狀,環保部門擬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開發商法人或將被行政拘留。
業主:小區餐館林立 曾發生過火災
莆田學園花園小區并不大,約有150戶業主,小區內的店面近九成都經營餐飲業,差不多有50家餐飲店。
有業主告訴海都記者,他們從2011年開始就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認為小區內不應經營餐飲等擾民業務,而小區內這些店鋪的產權大都屬于開發商莆田立豐房地產有限公司。
環保部門曾于2013年協調開發商對小區內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重新鋪設了一條排煙管道和一條排水管道。不過,當時小區內的餐飲店僅有31家,近年來已增至近50家,改造的兩條管道難以滿足油煙的凈化需求。
每天中午和晚上用餐高峰時,一樓眾多餐飲店的油煙不停地往上冒,樓上業主們的家里都不敢開窗戶。而最令業主們擔心的是,餐飲店店面曾發生過火災事故,也發生過煤氣泄漏事故,他們認為小區樓下的餐飲店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經營者:環保部門已下最后通牒
據了解,小區里近50家餐飲店,主要為炒菜類快餐飯店,多已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還有一些麻辣燙、水餃、熗肉、甜品、面食等燙撈式餐飲店。
一名餐飲店老板告訴記者,上周四,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來下“最后通牒”,要求餐飲店經營者自行關閉餐飲店,不然將對經營者開出10萬元的行政處罰。
海都記者走訪發現,小區內的這些餐飲店規模較小,不少店都是一家人一起干。盡管有龐大的學生群體作為市場客戶,但學生們常會貨比三家,這些餐飲店主要依靠數量獲得利潤,客源稍有變化,經營效益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部分經營者在效益較差時謀求轉讓。因此,在這些餐飲店的門口,常見張貼著轉讓意向書。
這個暑假,小區內四五家餐飲店的接盤人,每家差不多都花了十來萬元。一呂姓老板告訴海都記者,他是仙游人,由于找不到好營生,一家人就把小區內的一家餐飲店盤了下來,加上后期裝修,花了近十萬元,本月才剛開始營業。“店剛盤下來沒多久,就被告知不能繼續營業了,錢沒賺到反而要倒貼不少進去。”
部門:環評報告明確說不能開餐館
海都記者從城廂區環保部門獲悉,學園花園小區內的各家餐飲店目前大都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但該小區的建設項目環評報告中明確小區不設餐飲和娛樂行業,也未配套相關基礎設施。按照規定,如果小區內要開設餐飲等項目,須重新向環保部門進行環評申報審批。但是,若要重新申報環評審批,需要征求小區業主們的同意。
由于開發商未重新進行環評審批申報,便對外進行餐飲等行業招商,允許商家開設餐飲店。去年,環保部門對開發商莆田立豐房地產有限公司作出了行政處罰,開發商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向法院進行起訴。今年初,莆田市中級法院二審裁定,開發商敗訴。
今年4月份,城廂區環保局責令開發商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小區內店鋪的原貌。由于開發商至今拒絕執行該行政命令,城廂區環保局擬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莆田立豐房地產有限公司法人或將被處以行政拘留。
海都記者了解到,將店鋪出租給經營者時,開發商并未告知他們小區內不能經營餐飲業。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認為,餐飲店經營者若因此產生了損失,可通過法律途徑向開發商索要賠償。目前,城廂區環保部門已經啟動行政處罰程序,將對餐飲店經營者作出處罰,工作人員表示,具體處罰金額以之后開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為準。(海都記者 陳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