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切磋,區國稅局日前成功查辦一起非居民企業跨境勞務涉稅案件,追繳入庫企業所得稅35.51萬元,追征滯納金7.9萬元。這是我區稅務部門首次成功追繳非居民企業跨境勞務稅款,也是我區首筆通過境外匯款方式繳納的稅款,不僅有效防止了跨境稅源流失,而且填補了我區非居民稅收管理的空白,維護了國家的稅收主權。
據區國稅局工作人員介紹,非居民企業是指按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這些企業創造的稅源隱蔽性強、核實難度大,是稅務部門國際稅收管理的難點。
2015年8月,區國稅局工作人員通過網絡媒體發現區內某重點企業在項目籌建期間向境外企業采購大額機器設備,考慮到大型設備進口時往往會包含安裝及調試費等應稅勞務活動,工作人員立即要求該企業提供進口設備的相關合同協議。通過審核合同,工作人員發現,設備安裝、調試及培訓勞務是由某境外公司提供,根據相關規定,該境外公司應該根據合理標準劃分勞務收費金額,并就該項勞務的利潤額在我國繳納企業所得稅。
然而,由于該項目已經全部結束,區內某企業又難以承擔扣繳稅款義務,于是,稅務人員通過多種渠道與這家境外公司直接取得聯系。此后,稅企雙方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磋商,在稅務機關不懈努力和強大壓力下,這一境外公司終于承諾補繳稅款,但由于它在境內無存款賬戶,在稅款入庫過程中,區國稅局多次與人行、外匯、銀行等部門溝通協調,在確定了入庫流程和應急措施后,區內銀行為稅款入庫開立專戶,確保了該筆跨境稅款順利入庫。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區國稅局非居民企業稅收收入1065.6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538萬元,同比增長101.96%。此次取得非居民稅收工作的突破,是國稅局近年來加強跨境稅源管理的重要成果。
今年以來,區國稅局根據我區非居民稅源較為薄弱的現狀,采取“源頭嚴防、過程嚴管、事后嚴查”的管理模式,加大對重點企業管理力度,強化源泉扣繳管理深度,并與地稅、外匯等部門定期開展信息交換,擴大非居民稅收征管途徑,不斷提高我區跨境稅源征管水平。(記者 丁彬媛 通訊員 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