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可是,讓人煩惱不已的是,電池的續(xù)航能力,一直都是智能手機的“短板”,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于是,小巧、方便攜帶、隨時可以給手機充電的充電寶,深受市民的喜愛,成為大家出行時的常備物品。
然而,5月12日,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巖城充電寶市場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購充電寶時,可別忘了多個心眼。
充電寶又叫移動電源,一個集儲電、升壓、充電管理于一體的便攜式設備。在閩西交易城附近一家電子專賣店內,記者看到各種品牌的充電寶五花八門,容量從幾千到幾萬毫伏安不等。據店內的老板介紹,根據容量大小不同,這些充電寶的銷售價格從五六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不少市民在選購充電寶時,往往只看重價格和容量。“上個月買了一個2萬毫伏安的充電寶,充滿電之后,可供手機充三四次電,再也不用擔心外出時手機會沒電。”在某市直事業(yè)單位上班小陳認為,充電寶的容量越高越好,就意味著充滿后能給手機充電次數越多。
由于充電寶的價格與容量成正相關,容量越大價格就越高,這就導致一些廠家會虛標充電寶的容量。從事手機維修行業(yè)多年的曾老板表示,充電寶容量虛標是目前市場上普遍存在的一大問題,其原因一方面是廠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偷工減料,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消費者對此無從分辨,往往只能依據充電寶標注的容量選擇購買。
此外,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充電寶外殼主要分為塑料和金屬兩種,其中塑料外殼占3/4以上。也就是說,大多數充電寶一旦發(fā)生電芯起火,這些塑料外殼將無法進行有效阻燃。消費者應盡量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充電寶,對于無品牌型號、無生產廠家、無電氣參數標識、無警示說明標識的產品,不要購買。(記者 羅玉文 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