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雖好,有時也是個危險物。不是么?喂食6個月大男嬰葡萄,沒想到嬰兒被噎死,實在令人傷痛,悲悔莫及。

漫畫圖
26日傍晚6點,在龍巖市第一醫院急診科,被葡萄噎到的男嬰榮榮(化名),被120送進了急診科。
昨日,據急診兒科陳醫生回憶,患兒被送來時,已面色口唇紺紫,呼吸和心跳停止。雖經過多個科室醫師聯合搶救,患兒最終還是不幸離世。
隨后,榮榮被緊急送往當地衛生院。衛生院醫師立即對榮榮進行吸痰、催吐等處理,但沒能將其氣道內異物取出,只好將榮榮轉送至龍巖市第一醫院就診。
陳醫生說,葡萄個雖不大,但不少大人認為它質地軟嫩,就放松了警惕。其實對于六個月大的嬰兒來說,牙齒才剛剛開始生長,咀嚼功能和吞咽功能尚未完善,此時吃葡萄容易導致異物吸入窒息,嚴重的將導致死亡。
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很惋惜,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孩子被異物噎死,常見的有果凍、葡萄、龍眼、枇杷等。
提醒
孩子噎住,積極自救
龍巖市第一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劉志芳介紹,剛出生到6個月大的嬰兒,只能進食母乳或流質奶制品;6個月之后,可以慢慢輔以爛稀飯、果泥等糊狀食物;8個月至1歲才可喂食碎末狀食物。
劉志芳建議,給6個月左右大的嬰兒喂食水果,一定要搗碎成水果泥,或做成果汁。
而急診兒科陳醫生介紹,一旦孩子被噎住,數分鐘就可能死亡,大人除了呼叫救護車及時送醫外,也一定要先積極自救。
在搶救中,有“六分鐘”的概念,如果超過六分鐘,孩子很難救回來,即便救回來,也很有可能已經有了腦損傷。一般情況下,家長不應自己用手指幫孩子摳喉嚨,有兩招或可解圍:讓孩子面朝下,頭部低于身體,放在救護者的前臂上,再將前臂支撐在大腿上方,用手拍擊孩子兩肩胛骨之間的背部,通過胸腔氣壓使其吐出異物。如果無效,可將孩子翻轉過來,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他的背部,讓頭低于身體,用食指和中指猛壓孩子下胸部(兩乳頭連線中點下方一橫指處)。拍背和胸部壓擠反復交替進行,直到異物排出。(海峽導報記者康澤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