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被人們譽為“北京返鄉的‘羊司令’”的連城縣治山田農業專業合作社主任項和發,正在回復一個訂單電話。“好。我會派人送過來。”

圖為10月27日,項和發、龐麗杰夫婦在檢查烏珠穆沁羊的長膘情況
項和發收起電話,隨即安排員工選羊、裝車。盡管忙,卻不忘隨手摟過一位羊“兵”親撫一番。這就是被十里八鄉村民稱為“羊司令”項和發的個性。
“有時候真舍不得這些‘羊兵’們離開呀”。項和發舍不得的心情,緣于他是福建省首批引進并成功養殖烏珠穆沁羊的“敢吃螃蠏第一人”。烏珠穆沁羊原產錫林郭勒盟廣淼的草原上。是蒙古羊的一個優良類群。具有體格大,活重高,產肉多,脂尾重,生長發育快,成熟早,放牧抓膘能力強,耐粗放管理,抗災抗病力強,肉質鮮美、肥而不膩,無擅味,中國寶貴的肉羊資源。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已授于“綠色食品“稱號。
今年前不久,項和發只身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大草原考察,經過專家論證后,投入36.8萬元首批引進了460頭烏珠穆沁羊,在早已種植好的150畝巨菌草地試養獲得成功,成活率達100%。人們品嘗后,一致認為肥而不膩,肉質鮮美且無擅味。北京返鄉的“羊司令”就此被人傳開了。“唉,創業艱辛呀。只有敢為人先去探索,成功的機會,總是會給有準備的人的”。今年39歲的項和發深有感觸地說。
項和發1976年出生在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的故鄉——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一個貧困家庭。因家庭生活困難,1995年念至高中二年就輟學外出到沿海晉江打工,跟長汀一位親戚干水電安裝。攢足1萬多元后獨立北上直闖北京,個人開了一家閩西“八大干”與土特產批發小店,2年時間有了20余萬元積蓄。腦子靈活,勤快愛鉆研的項和發又“不安份”,瞄準商機,1997年轉行干開摩托車配件兼干摩托車維修。3年時間又掙到20余萬元。到2000年,這位高中沒畢業的閩西山區青年,又轉行辦了一家土木建筑與裝飾工程公司。因長達8年業務往來,認識了哈尓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畢業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姑娘龐麗杰。從相識相知到相愛,2009年結婚,次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小倆口志同道合,業務蒸蒸日上。
2012年,項和發偕妻帶子回鄉探親。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中獲知,家鄉農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務工或經商,不少農田處于無人耕種狀態,一些缺勞力家庭開始返貧。項和發這位“敢吃螃蠏的人”數夜無眠。“你們的稻田入股,我們來統一經營”。
有人說他“腦子進水”,也有人講他“癡人說夢話”。“在北京夫婦倆年收入超百萬,沒抬過鋤頭怎么會回家鄉種田?吹牛吧!”
“我回家鄉創業,是讓更多的村民共同脫貧致富......”;“先付3年租金,愿意的可先簽協議書”。項和發經過反復調查后聘請來北京農業專家,撰寫出可行性報告及立體循環農業綜合開發規劃。分別選擇了松毛嶺下300余畝農田和2200畝山地、長塘甲250余畝農田和1100畝山地作為示范基地。103戶村民終于先后簽定了103份土地入股統一經營協議書。注冊成立了“連城縣治山田農業專業合作社”。
“在家鄉創業,不能說空話”。項和發夫婦倆放棄北京的事業,一家3口的遷回到文坊村,先后投入80多萬元,開通了5.8公里機耕道;整理好150多畝 “爛泥湖”稻田為標準化耕地;花7萬余元從福建省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海南菌草草種基地引進7噸種苗,建起150畝巨菌草場,目前生機勃勃長勢喜人;蓋好120平米生活用房和660平米標準化羊圈;正在興建50畝山塘......
縣發改、農業、林業、國土與扶貧協會、計生協會等部門紛紛派員進場調研,幫助立項。2015年3月,總投資5000萬元、五年實施3萬畝的“中國治理荒漠化菌萆產業聯盟福建省示范基地”項目獲省相關部門批準實施。福建省首批引進的內蒙古“烏珠穆沁羊”落戶連城縣文坊村長塘甲養殖場并獲養殖成功。村里的項和通、項惠生等計生協會會員和邱愛珍、邱松樹妹等“計生三戶”婦女,成了“治山田農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場首批員工。
我們在長塘甲養殖場看到,“烏珠穆沁羊”們在約3米來高的巨菌草叢間,或歡樂地奔跑,或閑靜地啃吃營養豐富的巨菌草葉子。“有甜味的巨菌草,好似甘蔗一般,是烏珠穆沁羊最好的天然飼料。現存欄400多頭烏珠穆沁羊膘肥體壯,天天都有江西贛州與省內三明、永安、龍巖、長汀及連城的美食餐飲店館的客戶前來購買”。
“羊司令”項和發邊“竹筒倒豆子”似地嘮叨每天的忙碌與歡欣,邊很自信地插敘準備擴大養殖烏珠穆沁羊規模的規劃。“明年,我的出欄目標是1000頭以上”。(鄒善水 黃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