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農村開始回歸山清水秀。記者15日從省環保廳獲悉,自2010年列入全國首批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份以來,福建省共投入20多億元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1382個村莊整治任務,建成農村飲用水源地防護治理設施585套、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4949套、配套污水管網溝渠1296公里、垃圾轉運站234座;購置轉運車3251輛、垃圾箱96254個;建成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處理設施7759套。此外,仍有30個項目的264個整治村莊積極推進,其中158個村莊基本完工。
為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全省30多個縣(市、區)政府制定出臺了農村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長效管理辦法,初步摸索出符合福建省農村實際的6種長效運行模式,包括“三個一點”模式、第三方運營模式、財政全額補貼模式、市政統管模式、景區補助模式、社會共管模式。
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福建省引導和鼓勵地方優先對集鎮中心村開展治理,有條件的村莊重點開展污水管網建設進行集中處理,其他村莊建設小型人工濕地、無(微)動力處理設施或者采用地埋式裝置進行分散處理。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方面,福建省支持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市)處理”模式,引導地方重點開展垃圾轉運、處理工程設施建設,因地制宜進行生活垃圾處理。(記者 潘園園 通訊員 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