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月20日訊 昨日,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在福州舉行。會議部署了2016年我省在城鎮規劃、市政建設、城市管理、農村整治、房地產市場、建筑業轉型和隊伍建設七個方面的工作。
記者獲悉,“去庫存”成為今年我省房地產市場的重中之重,會議提出,要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的住房制度改革,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鼓勵因城施策,在2月底前出臺落實到具體樓盤的去庫存措施。
因城施策:
庫存量大的城市
要暫停土地供應
記者獲悉,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現實庫存7525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約為26個月,其中住宅庫存去化周期約為17個月,商業、辦公等非住宅用房去化周期更長,去化難度更大。
我省提出,要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的住房制度改革,完善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鼓勵各市、縣根據實際制定政策,按照“一市一策”、“一縣一策”、“一盤一策”的原則,在2016年2月底前出臺落實到具體樓盤的房地產去庫存措施。
此外,各市、縣要根據本地商品房庫存數量,科學制定2016年土地供應計劃,合理確定土地供應結構和投放數量。庫存量大、去化周期長的三、四線城市,要暫停土地供應,特別是一些城市商業用房庫存去化周期長的,要暫停商業用地出讓。
會議強調:“不能一邊去庫存,一邊開發建設新樓盤,更不能房地產市場稍有一點起色,就盲目放開住宅土地出讓。”
兼并重組:
讓實力房企“接盤”
化解風險
省住建廳負責人表示,對于房地產市場,要區分不同類型采取相應措施,促進項目正常投資進度。像福州、廈門,商品住宅庫存去化周期在12個月以內的,要結合本地房地產市場供需實際,適度加大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同時,支持房地產企業轉型升級,鼓勵引導房地產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調整開發產品結構,發展旅游、養老、文化地產。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省住建廳正在研究并將以省政府名義出臺促進我省房地產去庫存、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和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3個政策文件,同時也將出臺進一步做好住房公積金制度擴面工作指導意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納入繳存范圍。
同時,我省還提出,要注重防范市場風險,建立政府、房企、銀行、承建商的合作協調機制,引導品牌好、實力強的本省房企“接盤”,通過兼并重組等手段,促進項目建成銷售,化解風險。
此外,我省還將加快住房保障方式轉變,通過市場籌集公租房房源,不再新建公租房,推行公租房保障貨幣化,并把公租房保障范圍擴大到非戶籍人口。(海都記者 邱也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馬腿村“美麗休閑鄉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2025-11-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