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省商務廳獲悉,近日,福建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省電子口岸公共平臺)已與新加坡“單一窗口”成功進行了首票數據的交換和展示,這意味著兩個平臺正式聯通,福建省因此成為國內首個省級“單一窗口”同新加坡“單一窗口”實現對接的省份。
據了解,這是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期建設完成并上線試運行之后,福建省自貿區建設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去年8月下旬,福建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率先在福建自貿試驗區上線試運行,上線試運行的項目包括貨物進出口申報三個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系統和船舶進出境聯檢系統等。
新加坡“單一窗口”建設走在世界的前列,所采用的建設模式是聯合國貿易便利化和電子商務中心第33號建議書中建議的單一自動化信息系統處理平臺模式,系統實施后,顯著增強了新加坡的貿易綜合實力,對福建省對標國際先進有著較強的借鑒意義。
“福建省與新加坡兩地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成功對接,是福建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口岸信息化平臺在數據交換共享方面進行的大膽實踐和有益嘗試。”省商務廳方面稱,通過該項工作的實施,福建省可充分發揮海絲核心區的獨特區位優勢,以東南亞為重點,通過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推進港口、航運信息交換,形成海絲沿線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走廊。
所謂“單一窗口”,就是貿易和運輸企業通過一個點接入一個信息平臺,實現一次性遞交滿足監管部門要求的標準化單證和電子信息,監管部門處理狀態通過單一平臺反饋給申報人。推進“單一窗口”建設,不僅可以提高政府監管效能,減少申報單證的重復錄入和數據信息的差錯,促進貿易程序便利,還能降低貿易和運輸企業的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