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前,我省實現在所有二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的門診和住院開展基本醫療保險付費總額控制,各統籌區開展20個以上單病種付費結算試點。省政府辦發出《關于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明年我省將繼續擴大單病種試點病種數,達到100個病種以上;結合普通門診統籌的開展實行按人頭付費;推廣精神病治療實行按床日付費。
《意見》要求,我省要全面推進以總額控制為基礎,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等復合式付費方式改革;2017年探索開展按疾病診斷關聯性分組付費方式;2020年逐步建成與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發展相適應的復合式醫保支付制度。
《意見》提出,開展基本醫療保險付費總額控制,實行“年初預算、按月預付,談判協商、動態考核,結余留用、超支分擔”的工作機制;危重病人發生的醫療費用可以單列結算,不計入總額控制指標范圍內;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對低于年度總額控制指標并完成規定服務量和考核要求的,結余部分可按一定比例直接與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結算,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政府確定。
各統籌區選擇臨床診療路徑明確、并發癥與合并癥少、治療技術成熟且質量可控、費用水平可考量的常見病、多發病優先開展按病種付費,病種選擇范圍可參考國家及我省推行的臨床路徑病種范圍,明年達到100個病種以上;鼓勵將一些在門診可以開展且比住院更方便的手術病種納入按病種付費范圍,實施日間手術按病種付費。
《意見》要求各統籌區針對實行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后可能出現的推諉拒收病人、降低服務標準、虛報服務量等行為,加強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監管,并結合不同付費方式特點,完善監督考核辦法。
通過建立和完善全省統一的定點醫療機構醫師庫、科室庫,將醫保對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的監控延伸到科室和醫務人員;要探索在定點基層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安裝視頻管理系統,加強遠程實時圖像管理。(記者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