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體育場館、公園、動物園、風景游覽區等場所,將免費向殘疾人開放。日前,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
保民生:無業重殘者
按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
意見從困難殘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生活補貼、養老保險、住房四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殘疾人基本民生的具體措施。
意見提出,加大困難殘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救助力度。對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精神障礙患者門診、住院由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外的個人負擔部分,優先給予醫療救助。
城鄉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當地城鄉低保標準100%~130%的重度殘疾人、60周歲及以上無固定收入的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補貼50元。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一級的每人每月補貼100元,二級的每人每月補貼50元。
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對個人最低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對非重度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代繳不低于50%的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
我省制定了貧困殘疾人家庭享受“造福工程”疊加補助政策,在享受每人3000元補助的基礎上,按家庭人口每人增加1000元;對有家庭無障礙需求的貧困殘疾人戶,省殘聯再給予每戶1000元補助。同時,我省還將加快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到2020年完成存量危房改造任務。
保就業:公家單位帶頭
招錄安置殘疾人就業
我省還制定了促進殘疾人就業的若干政策,并將建立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我省要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要建立崗位預留制度,帶頭招錄和安置殘疾人就業。
為扶持殘疾人集中就業,我省要求,到2017年所有市轄區、到2020年所有縣(市)至少建有1所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符合條件的安置殘疾人就業的單位實行定額減征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征標準由1500元/人提高到5000元/人。
我省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并將采取多種形式,確保城市有就業需求和就業能力的殘疾人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對符合條件的靈活就業殘疾人,按規定給予稅費減免和社會保險補貼。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殘疾人。
保服務:實現康復室全覆蓋
我省將實施兒童殘疾篩查管理、建立殘疾報告制度等康復服務體系建設,2020年前,在全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康復室,依托專業康復機構指導社區和家庭為殘疾人實施康復訓練。對0~6歲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補貼實現全覆蓋,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推廣到7~12歲殘疾兒童。對0~6歲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手術、康復訓練補貼實現全覆蓋。
就殘疾人受教育,我省提出實施特教學校(班)學生“三免兩補”(免學雜費、教科書費、住宿費,補助生活費、交通費)政策,對隨班就讀的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實施政府助學金政策,對符合資助政策的殘疾人子女優先予以資助。
我省將進一步強化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各級體育場館、公園、動物園、風景游覽區等場所免費向殘疾人開放,對盲人、雙下肢殘疾人,允許1名陪護人員享受同等待遇。(記者 朱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