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2日訊 昨日,泛珠三角區域環境保護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一次會議在福州召開,該會議成員單位來自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會議強調,要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合作。今后,福建、江西、湖南三省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等方面將有更多合作。同時,還將推動開展福建廣東汀江—韓江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
閩粵汀江—韓江 試點跨地區生態補償
省環保廳人士介紹,會議提出,2016年深化跨省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治,探索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改善水環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推動開展福建廣東汀江—韓江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
據介紹,目前汀江入粵交接斷面達到Ⅲ類水質,但汀江流域局部支流水質仍較差。目前,汀江流域整治資金缺口較大。為進一步改善汀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龍巖在“十二五”前四年,就已投入整治資金23.4億元,計劃在2015~2018年再投入20.8億元資金。因此推動生態補償落實到位,有利于汀江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省環保廳有關人士表示,今后將深化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合作,做好省區之間“跨省流域合作治理試點”等工作,聯合申請將汀江—韓江流域納入“國土江河整治試點”,爭取更多國家資金支持。
泛珠三角區域 加強大氣聯防聯治
目前,大氣污染不再局限于單個城市內,區域性污染特征十分顯著,因此,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十分必要。
此次會議指出,要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合作。共同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大氣聯防聯治,建立區域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合作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機制,形成泛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管理體系。由江西省環保廳牽頭,與福建、湖南省環保廳洽談開展區域環境污染防治合作,實施城市清潔空氣行動,加強空氣污染物排放的協同控制。同時要建立北部灣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合作平臺和合作機制。
會議還提出要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合作。由福建省環保廳牽頭,擬定《泛珠三角區域危險廢物跨省轉移處置及監管合作框架協議》并征求各省區意見,2016年上半年計劃舉辦專題會議加以研究落實,探索建立網上審批平臺,構建跨省危險廢物轉移框架。
此外,2016年5月,擬由福建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舉辦以改進環保監督方式為主題,由傳統的“督企”為主向“督政”為主轉變的宣傳教育工作交流會。(海都記者 陳文浩 通訊員 曾詠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