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險阻莫過于此”
雅魯藏布江日夜流淌的江水聲,還常出現在福建另一名援藏干部的枕邊。
6月13日,現任林芝市中心血站副站長的涂東晉在雅魯藏布江支流易貢藏布江邊的通麥天險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天。

?林芝市中心血站副站長涂東晉與藏族同事在一起工作。
由福建援藏工作隊和福建衛計委共同捐建的林芝市中心血站,是西藏自治區第一個獨立建制運行的地市級血站。今年,福建援贈70萬元為林芝市中心血站購買獻血車一部。“原來的獻血車已經老舊,新車將確保獻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涂東晉說。6月8日新的獻血車交付使用,他和兩名藏族同事一起趕到南京把車開回。新車需要在6月14日第12個“世界獻血者日”那天前開回林芝,才能按計劃參加在林芝廈門廣場舉行的“世界獻血者日”紀念活動。為了節省時間,他們舍棄了較好走的青藏線,改走川藏線回林芝。
6月13日上午十點多,一路緊趕慢趕的涂東晉他們到達了林芝市境內的通麥路段。通麥路段是川藏線最險的一段路,全長14公里,途經“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到了后,發現路況比我們預先估計的還要差。”涂東晉回憶說。天降大雨,通行車輛多,該路段又正處于維修改造期間,泥濘的土路凹凸不平,路面狹窄、彎道坡道又多,公路一側隨時可能發生山體滑坡,公路另一側就是湍急的雅江支流易貢藏布江。
涂東晉心急如焚:一邊是時間不等人,路況危險;一邊是獻血車底盤低,車身有十多米長,容易損傷。“看著嶄新的獻血車被刮傷,我好心痛!”涂東晉說。他和兩名同事下車在泥濘的路面上四處尋找石頭、木板等任何能墊平路面的東西,哪怕只讓車子前進一小步也是好的。瓢潑大雨,公路旁不時滑落的石頭、泥石流,下方奔騰的江流,所有這些困難險阻都已被他們置之度外。終于,歷經7個多小時,他們安全通過了通麥天險,在天黑時吃上了午飯,深夜抵達林芝。福建捐贈的獻血車第二天依約在“世界獻血者日”活動上和林芝老百姓見面了。
“全長3443.9千米,歷經六天五夜的日夜行車,尤其是今天通過318國道川藏線最難最險的通麥路段,人生的艱難險阻莫過于此!”涂東晉當天在自己微信朋友圈中這樣寫道。
援藏不息 腳步不止
無論艱難險阻,雅魯藏布江江水日夜奔流不息,一如福建援藏干部奉獻西藏,投入工作的腳步。
邱云峰用腳丈量了米林全縣8個鄉鎮公路交通的基本情況,除完成援藏資金既定項目外,還爭取到500多萬元“盤子外”資金援建米林的路橋。其中一個項目是修建扎繞鄉吞布榮村的出村橋梁,改變了該村以往只有一座危橋、靠輪渡、土路繞行的歷史。
原本只是參加為期半年援藏醫療隊的涂東晉,主動申請成為時長三年的福建援藏干部。獻血車在今年6月投用后,極大地改善了林芝市的無償獻血環境。他還積極做好組織管理工作,組織林芝血站人員外出培訓,初步建立血站的質量體系。(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文 林雙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