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你準備好了嗎?花錢之前先來看看別人是怎么吐槽“雙十一”的。今日,福建省消委會、福建省工商局網監中心聯合發布“雙十一”期間網絡商品信息定向監測報告。
11月1日至15日,福建省消委會和福建省工商局網監中心聯合開展了網絡商品信息定向監測,監測以天貓、京東、淘寶、蘇寧、亞馬遜5個平臺為重點監測對象,并在隨后開展了福建省大學生“雙十一”期間網購情況調查,通過問卷的方式,重點針對網購商品是否與宣傳一致、網購定金規則、贈品是否提供三包、網購存在的問題及糾紛處置等內容,收集網絡促銷實際存在的問題及糾紛等情況。
結果顯示,5大平臺共350條定向監測的商品信息中,共193條在促銷期間存在問題。其中,設置訂金不退類商品信息問題占比最多,占發現問題商品信息總數的26.4%;宣傳中含有虛假內容類、絕對化用語類商品信息問題其次,兩類均占發現問題商品信息總數的20.2%;未嚴格執行“7天無理由退貨”類和網店頁面未正確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類商品信息問題較多,各占發現問題總數的11.3%和8.8%。
在問卷調查中,不知道和不認同“定金不退”等類似條款的受調查大學生人數超過7成。關于某些網購平臺在“雙十一”促銷活動中規定“定金不退”等類似的條款,完全不知道此條款的人占比43.2%;知道此條款并認同的占比23.8%;知道此條款但不認同的占比30.3%。
受調查大學生收到商品的實際情況與商品頁面宣傳不一致的情況仍然存在。“雙十一”促銷期間,收到商品的實際情況與商品頁面宣傳不一致的占比14.3%。
此外,延遲到貨、折扣陷阱、優惠限制、商品斷貨、退換困難成受調查大學生在“雙十一”促銷期間遇到的主要網購問題。“物流緊張、延遲發貨”的占比60.9%;折扣陷阱、優惠限制的占比37.8%;商品斷貨的占比20.7%;退換困難的占比17.3%;贈品劣質的占比7.8%。
據介紹,“雙十一”期間虛標價格虛構優惠問題層出不窮。監測中發現,多數平臺存在價格虛假宣傳問題,一商家在11月12日宣稱“11.11勁爆價格延續24小時”,實際上價格從11日的1799元提高到了1999元;一商家在11月11日宣稱“11.11瘋搶價:1780元,活動結束后恢復1980元”,12日監測發現價格仍是1780元,未恢復至1980元;一商家在商品標題中宣稱“買1送5”,但實際商品并未有“買1送5”的活動。
部分商家還喜歡虛構商品上架時間。監測中發現,有的商品宣稱“2015秋季新款”,實際商品上架時間是2014年9月,上市時間是2014年秋季;有的商品標示“上架時間:2015-10-09”,對評價時間監測發現,2015年6月就有購買記錄。(記者 劉豐 通訊員 余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