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大常委會會議昨日聽取有關“十三五”規劃編制情況和主要內容的報告。“十三五”規劃將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和效益指標,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民生福祉和創新驅動指標,增設社會治理指標,“十三五”總指標數初步提出29項,比“十二五”規劃指標體系減少8項。
在經濟增長目標方面,“十三五”規劃《綱要》擬提出“十三五”時期我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全省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鄉區域更加協調、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創新創業活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態文明先行示范效應凸顯,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14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促進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健全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全方位開放合作、推動閩臺深度融合、繁榮發展八閩文化、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推進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法治福建建設等。
其中,在全面推進脫貧攻堅方面,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移民搬遷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醫療救助扶持一批,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脫貧。
在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方面,將落實主體功能區布局、加大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促進資源節約和低碳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現實發展優勢,努力打造綠水青山、碧海藍天的“清新福建”。
在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方面,圍繞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記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