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了《關于政府建立居住樓宇電梯維修和評估協同監管機制的建議》辦理情況報告。針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15點建議,福建省多方面創新工作舉措,其中舊樓加裝電梯參照公交車運營模式屬于全國首創。接下來,對于存在的主體責任落實難、“三無電梯”監管難等問題,將進一步重點推進電梯安全立法工作、強化維保監督、協調解決“三無電梯”監管等工作。

福新中路一小區的居民樓正在加裝電梯(資料圖)
全省排查發現11930臺“帶病電梯”
電梯困人、運行有異常聲響、指示錯亂和“溜梯”等問題不時發生。
在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陳展弘、翁海輝、吳林徽等15名省人大代表針對“電梯安全”提出了15點建議,涉及電梯選型配置、使用管理、維護保養、應急救援、部門齊抓共管、老舊電梯評估改造、“三無電梯”管理、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和地方立法等方面。
對于代表提出的建議,相關部門積極推動省政府辦公廳于今年7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使用安全工作的意見》,省質監局還修改完善了《電梯施工單位監督管理辦法》等。
省質監局還與省安監局制定印發了《福建省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工作方案》。截至10月底,全省各地市已完成137133臺電
梯排查工作,其中在用電梯129196臺,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2358臺。共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電梯11930臺,其中無管理主體、無經費保障、無維護保養的“三無電梯”1749臺。
目前,已完成整改4128臺,正在整改或采取監護措施7609臺,責令停止使用及主動報停193臺,近期,正開展后續整治和建章立制等長效工作。
電梯應急救援處置服務平臺年底建成
“根據代表建議,省質監局撥出近500萬元自主研發了兩個平臺。”省質監局局長黃維禮表示,建成特種設備動態監管平臺并上線運行,電梯應急救援處置服務平臺也將于今年底建成交付使用。
據了解,福建省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是在統一的標準規范體系下,由兩個系統、四個數據接口組成。兩個系統為電梯救援處置系統和維保管理系統。四個數據接口為:國家電梯應急處置平臺數據歸集接口、電梯公眾服務平臺數據接口、特種設備安全動態監管平臺數據接口和電梯維保企業平臺數據接口。
該平臺實現了電梯應急處置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了接警、查詢、調度、上報、統計分析的處理流程、維保駐點和電梯所在位置的地理信息(GIS坐標)標注、社會公眾信息查詢等。
而特種設備動態監管平臺主要功能是提供特種設備行政許可、特種設備現場安全監督檢查、設備施工告知管理、電梯維保管理、檢驗與監察信息交互以及基于特種設備監察和檢驗數據基礎上的查詢統計。
同時,還下發文件要求電梯維保單位在電梯使用集中區設立維保點,實現維保人員半小時內到達故障現場,實施應急救援和故障排除。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代表和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舊樓加裝電梯問題,省質監局積極支持推動相關電梯制造企業,參照公交汽車運營模式,直接與加裝電梯業主或業委會簽訂電梯管理及使用合同,業主不必支付大筆的電梯購置費、物業管理費以及日常維保費用,僅在每次乘梯時向制造企業支付一定的乘梯費。
制造企業通過收取此費用來收回成本和保障日常電梯管理及維保費用,并承擔安全管理和維保的主體責任。
“此舉屬于全國首創。”省質監局局長黃維禮表示,目前正在進一步摸索創新、總結推廣。
對老舊住宅電梯改造計劃給予補助
事實上,關于住宅電梯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包括“三無電梯”監管難、老舊電梯改造難、“人機”矛盾凸顯等。
其中,2000年至今,全省特種設備從3萬多臺套增加到34萬多臺套,其中電梯有14萬臺,而全省縣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一直只有150人左右,“人機”矛盾日益凸顯,直接監管設備的模式難以維續。
下一步,福建省計劃重點推進電梯安全立法工作,目前,已草擬《福建省電梯安全使用與管理條例》的框架思路,計劃將起草工作交由第三方機構負責,確保公正、客觀、管用。
針對“人機”矛盾,福建省將督促縣(市、區)政府加快組建步伐,盡快明確特種設備監管機構和人員,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嚴格履行屬地監管職責。
“房地產開發商為降低成本,往往未根據樓宇功能和乘客量需求設計、配置、選購適宜的電梯,為此留下許多安全隱患。”省質監局局長黃維禮稱,下一步還將努力協調相關部門在建筑物圖紙設計、審核和電梯采購招投標中加強對設計及選型配置源頭把關。
在老舊住宅電梯改造方面,福建省計劃推動出臺住宅電梯維修資金籌集辦法并對其進行補助,探討將物業費中的電梯相關費用單列管理、專款專用,以解決早期住宅樓和公共廉租房無維修資金和商品房電梯相關資金不足等問題。同時,借鑒省外做法,由業主和各級政府按一定比例進行籌集,推動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和改造。
無序的電梯維保市場將落實退出機制
按質監部門測算,每個維保人員承擔的維保電梯數量不宜超過35臺,但一些電梯維保單位為了爭取市場份額,以低于正常成本的價格承攬業務,維保人員人均攬接50-60臺電梯。另一方面,一些物業公司從企業經濟效益考慮,簡單地以價低原則確定維保合作單位,助長了電梯維保市場的惡性競爭。
對此,福建省將依法嚴厲查處電梯維保違法行為,對等級評定差、資源條件不足、維保質量嚴重下滑和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維保單位堅決落實退出機制。
從嚴實施電梯維保單位等級評定和分級管理,公示評定結果,與從事業務、資格許可相掛鉤,并納入信用體系進行分級管理。對年度等級評定中被評為丁級的、違法行為被處罰和被滯銷維保資質的維保單位將予以曝光。
此外,在摸清“三無電梯”底數并造冊登記,抄報當地縣級政府和屬地鄉鎮(街道)政府,由當地特種設備監管部門會同安監部門,督促指導鄉鎮(街道)政府按照要求,協調落實解決“三無電梯”的使用單位和日常運行、維護保養等經費保障。
(記者 夏菁 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