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全球知名績效管理公司尼爾森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第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比第二季度增長兩個點,再創歷史新高。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7萬億元。可見,盡管天氣漸冷,消費熱情依然不減。
個人經濟情況和消費意愿提升
尼爾森報告顯示,第三季度消費信心指數的增長是就業預期、個人經濟狀況、消費意愿三大構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就業預期從第二季度的68躍升至72,增長4個點;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空前高漲,從上一季度的56增至58,達到2014年來的最高值。與此同時,個人經濟情況也實現了小幅上揚,從69增長至70。
從區域來看,促進各區域消費者信心指數提升的因素各不相同。東部地區就業預期顯著提升,從75點躍至80點,個人經濟情況和消費意愿也實現平穩增長;西部地區個人經濟情況和消費意愿領漲,其中,個人經濟情況從60點升至66點,消費意愿從47點躍升至54點,均實現大幅上揚;南部地區各指標穩定,其中,就業預期從74點增長至76點;而北部地區同樣由就業預期領漲,從59點升至64點,個人經濟情況和消費意愿也分別實現1個點的小幅上揚。
健康消費逐漸成為熱點
尼爾森報告顯示,在健康領域內,消費者尤其關注健康食品。數據顯示,62%的消費者關注健康食品,45%的消費者關注健康服務,僅有31%和26%的消費者關注藥品和保健品。同時,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也改變了對食品飲料的購買習慣,比如水果茶銷售增長率高達122%,純果汁銷售增長率為24%。
在銷售渠道多元化的環境下,大型商超依然是人們購買健康食品的主流渠道。
尼爾森報告顯示,全國79%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大型商超購買健康食品。零售同樣是消費者購買健康食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零售商應對綠色消費的需求給予更多支持。
尼爾森報告認為,增加綠色健康產品種類,增強成列位置更能吸引客流;對店內客流熱點圖與路徑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升品類聯動、優化店內布局等具有合理性搭配的一站式銷售也能有效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意愿;還可以通過信息互動提升體驗,如通過貨架標簽注明產地、生產過程及健康飲食方法,提供可追溯電子標簽等。
尼爾森報告顯示,未來12個月消費者最想購買的利于健康的產品中,凈水器、智能手環、空氣凈化器等能夠給人們帶來健康生活的產品實現正增長。